日本“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罪恶(2)

日本“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罪恶(2)

在“军舰岛”官方导游词中记者并没有听到任何关于中国和朝鲜劳工的内容。全部游览结束时,一位姓木藤的游客拿着一张“军舰岛”地图向解说人员询问起在这里工作过的中国劳工的事情。

木藤先生的地图上手写标记了两个地方:“中国人饭场”“朝鲜人饭场”。“‘饭场’就是吃饭睡觉的地方。”木藤解释道,“刚才的解说里没提到外国劳工的事情。大家都不知道有劳工在这工作过。”木藤说着拿出他的一些资料,一边翻看一边向记者解释:“这个是朝鲜劳工的证言,这一页是中国劳工的。”

记者向一位解说员询问了有关劳工的情况,这位年过六旬的解说员指着“军舰岛”的一头说:“南边的泳池,那附近就是中国劳工住的地方。我曾经跟在这里工作的朝鲜劳工一起来过。他告诉我,中国劳工就吃住在那里。”

根据资料地图,当时中国和朝鲜劳工的生活场所分别位于“军舰岛”首尾两端。为防止海浪,小岛外围多为高层建筑,发挥防浪堤功能。而中国朝鲜劳工则被安排住在离风浪最近的地方。

当记者问及外国劳工的工作环境时,讲解员说:“真是很对不住,中国和朝鲜劳工的工作环境比日本人恶劣得多,挖煤的地方更危险,也吃不饱。”

“不讲是不行的。事实就是事实,应该讲出来让大家自己去思考。”木藤告诉记者,“日本学校不教这些,我们只能自己学习。他们应该把这些劳工的悲惨经历讲出来。”

在多数日本人眼中,现在的“军舰岛”依然是象征日本近代繁荣、代表近代工业革命的遗产,而那些为此付出宝贵生命、遭受非人虐待的异乡人却不曾被提起。在历史和世界人民面前,日本又一次施展了选择性失忆的本领。

凭借“高超”的计谋,日本成功将以“军舰岛”为代表的明治工业革命遗址推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过,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到底何在,轻贱历史的人想必永远找不到答案。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