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汉打退日军5次围剿(2)

庄稼汉打退日军5次围剿(2)

摘要:由于地处冀中到冀西和晋察冀边区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民兵的顽强作战,从1943年春到1945年5月,日伪军五次大规模围剿高平。其中,出动200人以上2次,300人以上1次,500人以上1次,千人以上1次。但这个英雄的村庄,始终屹立不倒。50余民兵利用地道掩护,毙敌400余人,以致当时日伪军中流传着“要送命,上高平”的说法。

(二)

最漂亮的一仗发生在1945年5月4日。日伪军对高平村发动了第五次大围剿,1600余日伪军,携带轻重机枪120多挺,山炮、小钢炮10多门和大批毒瓦斯,包围村庄,企图一举捣毁地道,制服高平。

高平民兵对敌人偷袭早有察觉,及时部署了战斗力量,将全村划为5个战区,每个战区配备民兵十余人。其中刘傻子负责第二战区,周保全负责第五战区。当日拂晓,东北口执勤民兵最先发现敌人并及时发出信号,全村民兵迅速进入战斗岗位,男女老幼立刻钻进地道。上级刚发了数目不少的手榴弹,敌人来了,这些手榴弹正好派上用场。

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位于村东北口的刘傻子带领民兵站在房顶制高点用手榴弹痛击敌人。守在村西口的周保全带领民兵利用屋顶工事用土炮轰击敌人,敌人发现目标后,集中强大火力向他们扫射。和周保全一起的民兵王六合被击中头部,当场牺牲。周保全和其他民兵撤出屋顶工事,诱敌深入到雷区,炸死炸伤敌人数十名。

当天下午三四点钟,战斗基本结束。敌人匆匆逃窜至村外后,用钢炮向村中进行炮击。当时,正在街上救护伤员的刘傻子被弹片炸伤,后因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9岁。这一战,高平民兵打死日伪军59人,其中指挥官4人,炸毁大车7辆。

据《地道战》剧组人员回忆,电影中高家庄这个村名就是源自高平村,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原型就是刘傻子。高传宝喊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就是刘傻子的原话。但由于高平地道已于1963年被洪水冲毁,不具备拍摄条件,《地道战》的外景拍摄是在冉庄、李庄和唐庄完成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战功赫赫的高平村鲜为人知。

(三)

“现在仅存的这600米地道也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用水泥加固的。”现高平村村支书周余柱告诉记者,村委会门前小广场东北角,一座不起眼的小屋就是地道入口。

正定农民作家刘福海,出于对地道战的兴趣以及对高平民兵的敬佩,十年来走遍档案馆、党史办、图书馆、旧书摊,让他震撼的是,除了作战顽强,高平村还有自己的村级兵工厂。一心抗日的几个铁匠,靠着炉子、钳子和锉子,反复试验,不仅造成了决枪,还利用旧井锥筒制成了能打五六里远的小土炮。在抗战期间,共制造小土炮6门,枪榴弹3支,决枪60支,步枪2支,撸子枪5支,子弹4000余发和大量的地雷、手榴弹。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高平地道战的历史,周余柱和乡亲们正在规划建设一座新的纪念馆,并打算将兵工厂遗址、刘傻子故居以及地道遗址重新修缮。“不能让高平地道战的光辉历史在我们这一代断档,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做好保护工作!”周余柱说。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