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连环战”:抗战初期的一场重大战役

“镜泊湖连环战”:抗战初期的一场重大战役

李延禄(左二)和他的部下在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司令部合影(资料图片)

李延禄(左二)和他的部下在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司令部合影(资料图片)

经国内专家学者历时多年考证,发生在1932年、由中共党员李延禄直接指挥的“镜泊湖连环战”,规模大、日军伤亡多,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东北抗联史料未被充分挖掘,相关研究尚待深入,加之侵华日军刻意遮掩,这场辉煌战役的真相被历史湮没。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撰写了一组文章,详细介绍“镜泊湖连环战”的经过,以揭示历史事实,缅怀先烈功勋,弘扬抗战精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关东军仅以一个师团的兵力轻取辽宁、吉林两省,随即向北满地区进犯,东北全境沦陷在即。在民族危亡关头,东北爱国军民自发组成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冲上抗击侵略、守土卫民的战场,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虏的精神。“镜泊湖连环战”就是发生在抗战初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一场重大战役。

中国国民救国军的兴起

1932年2月8日,原吉林军营长王德林在延吉小城子誓师抗日,宣布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附近爱国民众纷纷自带枪马来投,不数日拥众万余人。中共满洲省委对这支抗日武装予以特别关注,特派与王德林有旧交的中共党员李延禄进入救国军,协助王德林共赴国难,被王德林委任为救国军参谋长。2月20日,救国军兵分三路对敦化县城突发攻击,城内日伪军仓促应战,事先潜入城内的救国军战士及爱国警团趁机四处点火,救国军顺利突破南门,占领了制高点炮台,毙伤日军守备队长长谷大尉以下50余人,救国军首战告捷。城内青壮和青年学生踊跃参加救国军,爱国士绅热情捐款,普通民众自愿组织担架队、慰问队。然而不出几日,大股日军出动反扑,又有飞机和重炮猛轰,几处城池坍塌,多处民房被毁。王德林考虑到敌势汹汹,硬顶必然殃及百姓,遂下令撤出敦化,部队转向镜泊湖山区。

当时,日军已经占据北满重镇哈尔滨。曾在哈尔滨打响抗日保卫战的吉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率领所部撤往哈东的珠河(今尚志)、方正、延寿一线,准备联合黑龙江的马占山,伺机反攻哈尔滨。

日本侵略军为了对付风起云涌的东北各地义勇军,急从国内增调大批兵力,控制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要害关隘。同时玩弄“和谈”阴谋,诱降了吉林自卫军前敌总指挥,然后出动重兵攻袭哈东,李杜等部应战不利,相继撤回松花江下游的依兰一带。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