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被“叫板”,办实事需落实处(3)

民政局被“叫板”,办实事需落实处(3)

【启示与思考】

不得不承认,冷水江派出所的一席话道出了我们心声。为了生存,我们一生都在为“证”和“证明”奔波,曾有人统计称,中国人一辈子要办103个证,而证明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一些“奇葩”证明、“形式”证明让人看起来啼笑皆非,却也真的是无可奈何。

为应对轮番的“证明战”,大家可谓是耗时费力。劳模申请人需要跑8各部门、盖20个章、出具10多项证明,才得以参加评选,试问这样的“面面俱到”又有何意义?办理教师资格证开取无犯罪证明,居委会却反其道要求派出所出具“需求证明”,这样匪夷所思要求又何以存在?大家为证所累,为证明所奔波,百姓被这样被消耗着,又如何能对得起党员干部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然,倘若能换来“有所斩获”,也不枉“疲劳应战”,就怕遭遇“踢皮球式”的对待后仍旧徒劳。这种“你推我、我推你”式的虚与委蛇,推诿扯皮,着实让人火大,机关部门间互相打“太极拳”的局面旨在明责分工,却也在规避应担的责任。

湖南派出所批民政局的事件得到大众一致点赞。好多奇葩证明都是要求公安部门给予出具,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徒增公安部门的工作不说,那些证明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对派出所拍手叫好无可厚非。那么民政局难道不清楚这个证明的存在没有意义吗?这是在把责任推给派出所吗?还是民政局就是在按规则办事呢?也就是说有些规定依然存在,没有人去在意过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不便,而是觉得例行公事就好,这样的态度也是让人“醉”了,民政局是不是该反思反思呢?简政放权的文件阅读过多少呢?

简政放权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整个机制的配合,当然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需要有破有立,更需要法律的介入,划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这样各个部门才能配合的更好。此外,改革的深入也是必不可少的,行政体制的改革是简政放权的一剂“良药”。只有这样,像“民政局”这样的部门才会被根除,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少跑路,真正享受简政放权的红利。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