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的三个“陷阱” (2)

人情的三个“陷阱” (2)

2 人情“陷阱”之背景

中国古代社会为宗法社会,每个人都置身于宗法体系之中。宗法系统之内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今社会之所以充满人情“陷阱”,自然有其背景与原因,亦即与文化传统、社会风习密不可分。现实生活中,那些讲人情搞变通,往往颇受欢迎;而讲原则守规矩,却会招致非议,被视为六亲不认。人们日常办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按规矩走正常路径,而是寄希望于找关系走捷径,甚至在某些地方打官司也会变成打关系。其实,人们并非不想依法依规办事,问题是不找关系不托人情,事情往往难以办成。究其原因,还是讲关系重人情早已深深扎根于世道人心。

中国古代社会为宗法社会,每个人都置身于宗法体系之中,注重血缘关系,讲究等差的爱,如“尊尊”,尊重地位高的,“亲亲”,亲近血缘近的。宗法系统之内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或者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中国人潜意识里,普遍认为一个人有了权势,为亲属谋好处似乎理所当然,亲属也会心安理得地依附于他,倚靠大树好乘凉。而且,古代圣人也提倡为尊者讳为亲者隐,即便尊者亲者违法犯罪,替他们隐瞒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此立足于亲情,视亲情高于王法,折射出这种文化心理会使人被亲情牵制或裹挟,乃至滑入亲情“陷阱”。

结乡党,拉帮派,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孔子虽然强调君子不党,但旧式官场却极为讲究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并以此组成“山头”或“圈子”。比如旧时科举,同一年考取进士或举人的,无论年龄大小,彼此一律以“同年”相称;主考官或阅卷官被录取的士子视为恩师,录取的士子也会被主考官或阅卷官视为门生;师生之间、同年之间联结为小圈子,在官场或名利上彼此优待,相互照应,相互帮衬,看重的就是“同年”或师生情分。同乡关系,在旧式官僚眼里更是难得的人际资源。明代权臣严嵩曾在远离权力中心的陪都南京蹉跎20年,嘉靖十五年(1536年),他借进京之机攀附上同乡礼部尚书夏言;夏言入阁当首辅,便推荐严嵩接任礼部尚书;不过严嵩是小人,待他羽翼丰满之后,却把于他有恩的同乡夏言扳倒。时至今日,人们依然热衷于搞“同乡会”、“同学会”,如若借此叙旧增进感情倒也无可厚非,但一些人带着功利目的为之,就可能产生异化现象,从而散发出铜臭味。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