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4.贵州调研
时间:6月16日至18日
主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贵阳和贵安新区,深入农村、企业、学校、园区、红色教育基地,就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
与花茂村民亲切交谈 提出“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习近平乘车来到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考察。这个村过去是贫困村,原来的村名叫“荒茅田”。这些年,脱贫致富成效显著,改名为“花茂”,寓花繁叶茂之意。习近平走进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智能温控大棚,看大棚蔬菜产品展示,向正在劳动的村民了解园区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的情况。随后,他到白泥组党员群众之家,听取村级组织建设和脱贫致富情况介绍,察看驻村工作室、金融便民服务点、藤编工艺和制陶工坊,了解开展精准扶贫的具体项目和实际效果。在经营农家乐的村民王治强家中,习近平进房间、看院落,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大家高兴地诉说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开心。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习近平对该村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共同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
7月16日,习近平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农户家中同村民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5.吉林调研
时间:7月16日至18日
主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春市,深入农村、企业,深入广大干部群众,就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
沿着田埂走进稻田 关心光东村水稻基地粮食生产
7月1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位于海兰江畔的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进村前,经过一大片水稻田。这里是有“平岗绿洲”之称的延边地区最大的水稻基地。7200公顷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总书记下车,沿着泥泞的田埂走进稻田,同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和农技人员攀谈起来。现在正值水稻分蘖期。一位农技人员拔起一把秧苗递到总书记面前说,插秧时3-5棵苗,现在已分出三四十棵了,今年有好收成,一公顷产量有望达到一万五到一万八千斤。习近平说,中国有13亿人口,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祝乡亲们大丰收。
脱鞋进屋拉家常 嘱咐搞“厕所革命”
光东村村容整洁,道路两旁鲜花盛开。“黑白灰、淡素雅”,一排排村舍,展现了朝鲜民居的鲜明特色。习近平走进70岁的村民李龙植家。 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锅台、炕面形成一个平面。据说,这种灶坑既好烧、又卫生。
按照朝鲜族习俗,习近平脱鞋走进屋里,察看主人的生活起居情况。随后,盘腿而坐同乡亲们拉起家常。习近平说,这是他第一次到朝鲜族聚居区考察调研。当得知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习近平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习近平指出,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