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岱华(右)向记者介绍自己家的家风。
聊起婆婆童秋仙(左)的病情,方慧青泪流满面。
记者 张之冰 摄
嘉宾:临安市清凉峰镇电商“好家风”代表 方岱华
杭州市“十佳最美婆媳” 童秋仙、方慧青婆媳
临安市清凉峰镇妇联主席 李珍
临安市纪委宣教室主任 章亚强
临安市教育局副局长 潘永成
主持人:郑晖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家训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是家族的性格特征和家庭的道德规范。
早在1000多年前,诞生并且归息于临安的吴越国创立者钱镠,留下了《钱氏家训》这一教化后世子弟的宝贵精神遗产。如今,临安开展“好家风”建设,既是对临安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极传承,也是临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追求,更是建设“三美”临安的题中之义。
2014年3月以来,临安市着眼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拉开了“好家风”建设的帷幕。
“家风上网”
诚信为本,是做人和经商的准则
主持人:方岱华,你们家的家风是怎么来的?
方岱华:我家的家风是“勤俭持家、诚实守信、正直仁义、和谐邻里”。村里开始评选“好家风”的时候,我记起了一段往事: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去偷邻居的桃子。事后,邻居发现了,但没有证据证实是我们偷的。其他几个孩子的家长知道以后,没当回事。唯独我爸爸认为“事情很严重”,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上门“负荆请罪”,并主动提出赔偿。后来我们获得了邻居的原谅。
在那个年代,孩子想吃桃子,即便事先没打招呼,摘几个吃也不算大事,但是父亲教导我们,偷不可取。如今回忆起这件事,还是很感激父母的教导和家风的严格。
主持人:网店是否因为家风而获得更多的客人呢?
方岱华:“家风上网”是从去年12月开始的。这对我开网店有很大的影响。我把自家家风放到网店上,赢得了好多赞誉,也获得了许多客人的信任。生意好了很多,点击率上去了,销售也更旺了。今年1月份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
我们做网商的,必须以质量为重、诚信为本。许多买家非常好奇,因为以前没见过有卖家把家风放上网店的。我们敢把家风放到网上,其实就是以家风树立做人、经商的准则。
主持人:日常生活中您是如何把家风传给亲人的?
方岱华:我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我看来,家风的要求与党员的要求是相通的。我平时不但以家风来规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以此教育孩子。
目前,我老婆已经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女儿在生活学习中也因为家风而受到许多益处和启发。2014年她被评为临安市市级三好学生,还获评了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等,奖状也得了不少。
杭州市“十佳最美婆媳”
百善孝为先 家和万事兴
主持人:童秋仙,你们家是艺术之家啊,您的丈夫是民间工艺大师、根书艺术传承人,您自己又是清凉峰上的“百灵鸟”,是受大家喜爱的“农民艺术家”,你们婆媳又被评为杭州市“十佳最美婆媳”,来跟我们分享一些你们的家风故事吧。
童秋仙:我这个儿媳妇,真是没得说,比女儿还要好。她来了20多年了,我们从来没有红过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喊妈妈。这么好的媳妇,我觉得是缘分啊。
方慧青:我和婆婆非常投缘,我们都是越剧爱好者,一起参加许多活动,重大节日的时候和婆婆一起唱红歌、一起同台演出。我们还有一个越剧团,婆婆是台柱子,她唱老旦,我唱花旦。我们曾经一起演过《血手印》,在戏里也是她演我婆婆,有婆婆打儿媳的戏,虽然是假的,可是婆婆仍然舍不得打我。
童秋仙:我身体不好,自前年起,已经住了8次院了,都是我的儿子、媳妇陪我去看病。病不容易治,我担心花太多钱,儿媳妇跟我说:妈妈你不要担心花钱,我们就是花再多的钱也要给你治病的。刚得病的时候,儿子、媳妇都瞒着我,怕我伤心。后来我知道了,怕他们担心也装作不知道。我的病比较严重,如果他们对我不好,也许我已经不在世上了。就是他们对我好,家和万事兴,所以我现在还能这样。
方慧青:婆婆做化疗,应该很痛苦,但她每次都是笑的,都说不痛。她很坚强也很乐观,这点我很佩服她。她的主治医生也说,在婆婆身上出现奇迹了。我婆婆还教同病房的四五个病友打太极拳,唱越剧给他们听。心态特别好。
童秋仙:我觉得生病已经这么不开心了,还要愁眉苦脸,我是不干的,我要勇敢去面对。再说家庭这么好,我也是心满意足了。
方慧青:我的妈妈对别人也很好的,对邻居、对村里人都很好。我的先生喜欢书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传承和弘扬本地根书,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民间文艺人才”、“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临安市十大民间艺术家”等。刚谈恋爱时,他把自己的第一幅作品“清净淡雅”送给我。后来自己开了一个根艺工作室,1996年创业时非常辛苦,有时候想放弃,但是我鼓励他、支持他,我们一路扶持终于走到现在。我儿子从小就特别善良、懂事。我和丈夫经常会去做一些善事,接济有困难的人。这些事,我儿子都看在眼里,也经常跟我们一起去做。我儿子还说:我要娶个媳妇像妈妈一样好,一样孝顺的。
一个乡镇的实践 让百姓都知道我们提倡好家风
主持人:李珍,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清凉峰镇是怎样开展“好家风”活动的?
李珍:去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我们启动推广了“好家风”活动。我们村干部先发动起来,走访了至少80%的农户家庭,每户都写自家的家风。请一些退休老师、退休干部一起整理好家风故事。村里以开村委会的形式评选出好家风的代表。评选的过程非常公开,由村民代表投票。评出后,我们还“晒家风”——就是请这些被评上的村民到文化礼堂或者村会议室,把自己的家风故事讲出来。另外,我们和学校合作,在中小学开展主题班会,从学生的角度开始推广;还搞了一次中小学生家风故事会,让孩子来讲讲自己的家风。应该说,每个群体我们都照顾到了,让百姓都知道我们现在提倡好家风这个事。
去年,镇里邀请了临安市的相关媒体、钱王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以及镇里的领导,把全镇八九十个家风故事材料汇编起来,然后让大家评,最终产生了50个镇级好家风家庭。在家风褒奖仪式上,我们还找了一些书法家,题写了这些好家风,装裱起来。现在这些具有家风气息的艺术作品,都挂在各家的客厅里。同时,我们还为这些家庭做了家风档案,把家庭的所有荣誉都归纳进去。总体来说,这个活动的参与面很广,大家参与热情也很高,今年参与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