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延安时期建设了“一个好的政治生态”(2)

党在延安时期建设了“一个好的政治生态”(2)

二、延安时期政治生态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成为一个标杆

政治生态是一个时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作风问题。建设“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致力的一个奋斗目标,是关系党能否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能否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关键。

1957年,在全面开始探索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在全党“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无疑就是“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的具体标准。毛泽东同志还指出:要形成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这就阐明了建设“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的意义和作用。1980年11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央主要领导人事变动时发言指出:揪出“四人帮”,是华国锋对党的一个很大贡献;但是,揪出“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没有能够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的局面,使人“大失所望”。可见,“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好的政治生态是这个时期党的建设急需的,是历史所向、人心所向。

毛泽东等领导人所强调的理想的政治生态,既是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建设、拥有的并在建国后得以延续的政治生态的重申,也是对这种政治生态可以继续发展的希冀。1977年7月21日,刚刚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职务的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回想一下,正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才建立了这样一个好的党。从延安整风以后,无论前方后方的人,真是生气勃勃,生动活泼,心情舒畅,团结一致。毛泽东同志建立的这个党,既能够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下面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又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高度的集中。毛主席、党中央的命令、号召,谁不听哪!谁不是自觉地听哪!没有这样的党的风气,我们能够战胜比我们强得多的敌人吗?我们能够在建国以后,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吗?”这是对延安时期党的政治生态标杆地位的高度肯定与赞扬。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