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民族观 (4)

习近平的民族观 (4)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道路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国民族事业应该走什么道路,是否要照搬西方模式?这是一段时期以来困扰人们的最集中、最突出的思想困惑。对此,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摇摆不定、忽左忽右,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体制机制,就是要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讲话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八个坚持”的精辟概括,涵盖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两个共同”主题、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依法治国等方面。

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大论断,集中回答了事关民族工作全局最核心、最根本的道路问题,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经验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走下去。

图为:2014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