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道路的政治内涵与价值追求
对于世界政治发展与政治格局变迁而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迅速崛起无疑是引领世界政治格局步入新生态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揭示世界政治发展新格局与反思战后民主化与政治发展悖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并揭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涵及价值追求,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丰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并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话语权,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细心观察后却不难发现,在热议“中国奇迹”的背后,西方研究者宁愿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也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绩”背后的政治因素或政治优势。国际上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甚至不惜精力,试图从亚洲文化传统等领域寻找中国成功的历史密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等则选择性地“失明”。可以说,西方学界习惯了以西方政治标准来评价中国问题,他们或偷梁换柱,或盲人摸象,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中国的“误读”或“误判”。“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西方政治模式和政治价值框架观察和解释当代中国问题,不仅很难全面理解中国模式的“政治内涵”,同时也不可能找到中国成功的“政治密码”。更有甚者,部分西方主流媒体囿于“意识形态偏见”或固有的“冷战对立”思维,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经常假借“中国政治话题”来否定中国模式的发展前景,断言中国的发展无外乎是“市场列宁主义”、“权威专制政治”或“独裁重商主义”。他们认定,不民主、不自由的中国社会必然“崩溃”,不民主的中国发展模式是对西方世界的挑战和威胁。
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冷战”结束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没有重蹈苏共败亡的覆辙,避免了苏联式崩溃和俄罗斯衰退的悲惨命运。不仅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而且成功地实现6亿多人口的脱贫。特别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治理模式或碰壁或搁浅,国际上不少国家面临着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未来。与西方世界面对危机的乏善可陈不同,中国以其积极有为的政治姿态和高效的治理能力,成功地克服和化解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境与挑战。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并以其稳定的政局和高效的治理能力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丰富着世界政治面貌。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经验原则丰富了人类政治发展的内涵和理念,未来也必将在世界文明的图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西方国家一些学者继续局限于“民主—专制”、“西方—非西方”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不同,中国发展采取科学性的发展方式,沿着协调性的发展轨道,秉承着包容性价值理念,为当今世界的政治发展进程提供了非凡的答案。借助于发展价值的多元性、发展进程的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中国拒绝了国际上盛行的那些思想偏见和政治短视。中国政治发展显示着强劲的政治竞争力和政治发展力,展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曾经把中国模式概括为“北京共识”的美国学者雷默在其《不可思议的时代》中文版序中写道,中国遇到的挑战,从规模来看,从复杂的程度来看,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改革的本性是会产生出从未见过的新问题。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创新,一种超越“中国特色”的创新。所谓“后中国特色”,是指中国将不再把国外的东西拿来,然后增加一些“中国特色”。中国创造出来的将是完全崭新、自主的创新。《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的作者、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很多人仍旧认为,只存在一种现代性模式,那就是西方的现代性模式。当今的西方学术界再也不能用简单的政治套话和二元对立的方法来讨论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政治发展问题了。
实际上,中国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上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中国注重立足本国国情,以人为本,注重民生,较好地处理了社会民主、个人自由、国家稳定和政治效率的关系,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障,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政治路线。中国的发展很好地体现了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发展价值的包容性和发展方式的兼容性。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日益彰显出独特的理论价值。就发展的价值追求而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表现出的是一以贯之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包容性。中国的政治发展冲破了西方固有的“民主—专制”的单一化思维定式和双重标准,破除了“民主激进主义”和“民主原教旨主义”的干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理念拒绝对“民主、自由、人权”等抽象化、简单化的讨论,有效地驾驭了“民主化”进程,超越了狭隘的西式“民主、自由”说教。在发展的实践中,这种政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开阔的政治实践视野,使得中国的思想者得以在政治发展的宽广平台上探讨民主化和政治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以全面、务实的政治发展方略提升政治发展力,以持续、稳定的政治战略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竞争力和政治影响力,实现政治稳定、政治秩序、政治绩效、政治动员、政治廉洁等指标的包容性成长。
此外,从外部关系上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理念要求政治发展的进程及其表现应当有利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与社会和谐。提倡政治发展的“包容性”绝不意味着拒绝一般意义上的“民主”。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应当是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理念来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通过政治发展解决社会问题,并且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保障。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理念强调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平衡,强调政治发展应当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谐与进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