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型智库越来越多
2008年11月,美国争夺总统大位的选举即将举行,两党候选人全力冲刺。这时,一个民主党的团队在华盛顿悄悄地展开工作,为奥巴马顺利掌权做着准备,领导这个团队的就是曾为克林顿担任白宫办公厅主任的约翰·波德斯塔,即华盛顿新智库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总裁。
该智库的任务包括提供一些人选,由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进行高规格安全审查后纳入新一届民主党政府,前提当然是奥巴马胜选。该智库还向奥巴马的高级竞选助手提供了一份26页的文件。文件详细描述了前五任总统从当选到就职期间每一天的具体工作。民主党一心要避免重复比尔·克林顿1993年接管白宫时出现的混乱。当年,过渡工作直到他当选后才开始,导致执政后的最初一百天困难重重。在此前后,波德斯塔的“大作”《变革的美国》新鲜出炉,这本书对奥巴马如何管理新的民主党政府提出了更多建议。
其实,在此数年前,波德斯塔创建美国进步中心,与“右派”智库大本营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对阵。另一位克林顿时期的白宫官员、时任美国进步中心发言人的珍妮弗·帕尔米耶里说,美国进步中心是一个“侍奉”民主党的机构。定位明白无误,纲领也明白无误,就是要做民主党的智库,在政治立场上与民主党保持一致,为民主党出谋划策。
一旦智库与党派密切联系起来,公共政策研究的客观性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智库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便是这种游说型的智库越来越多,而这必定是一种不健康的趋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