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言摘编

戏曲文化大有作为

吴江常委

中国戏曲是保存了多民族理想憧憬与文化观念的艺术形态,形象地将忠奸、善恶、是非、美丑寓于审美娱乐之中,传播道德,教化民众,激发正气,雅俗共赏,深入人心,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梅兰芳先生的《生死恨》在抗日战争时期呐喊出时代的强音;程砚秋先生的《春归梦》唱出了“愿将军罢内战尽早收兵”的反战呼声;周信芳先生的《四进士》表现了人民对司法公正的强烈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演创人员在“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经过斟酌扬弃,去粗取精,使戏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焕发了青春,而且开始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生活。

中国戏曲正逢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同时面临严峻挑战:戏曲创作演出存在比较严重的仪式化、功利化倾向;戏曲编导音乐等主创人员大量流失,后继乏人,创新能力日渐萎缩;珍稀剧种在进入市场的压力下,被迫放弃剧种个性,行将消亡;戏曲教育严重滞后,地方戏曲学校经费缺乏,师资不全,举步维艰。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按照继承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支持古典剧种、地方剧种、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根据其各自的艺术特点,突出重点、精益求精地进行整理创新,创作更多的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目,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和新媒体进行普及、传播和推广,扩大戏曲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由文化部制定行政法规,保护戏曲剧种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提高戏曲从业者特别是少数民族戏曲及剧团的社会地位。落实经济扶持政策,对珍稀、独特和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特殊的经济扶持。

按照戏曲传承规律,完善戏曲教育体系。将戏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选修课中,完善戏曲进校园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培训基层院团的编导和主创人员,培养信仰与知行结合的复合型专家和管理人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