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修身的主体锻造
问题意识、敢于担当、刚性执行,必须建立在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素养的提升上。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把握。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就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我国现代化起飞阶段,主要是解决“做大蛋糕”和“追赶西方”这两大历史性、紧迫性问题,此为“发展”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进程中,即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民众的各种诉求觉醒、增强了,而我国现有的主客观条件还难以真正满足这些诉求,所以进入了矛盾多发期。这时,“稳定”问题显得日趋突出;要真正解决好“发展”和“稳定”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是“治理”问题。“发展、稳定和治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破解的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要解决许多问题,然而从根本上看,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发展动力或创新活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治理现代化。其中所解决的核心问题,即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也与这三个根本问题有关:“市场”相对注重发展动力、创新活力;“社会”相对注重社会和谐稳定;“政府”侧重于政府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注重把握规律,而且注重提高主体素养,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今我们共产党人打的“铁”比较坚硬,这就要求作为打“铁”的主体即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硬,只有这样,才能把坚硬的“铁”打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在精神、能力、作风和纯洁等方面真正硬起来。
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
在把握规律和提升主体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注重运用哲学智慧进行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所遇到的问题,要么是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积重难返,多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要么是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比不发展时更多。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既需要高超的哲学智慧,否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路径和方法,也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否则抓不住牛鼻子,顾此失彼。习近平总书记既具有哲学智慧,注重运用哲学思维和方法破解难题,又注重在解决根本问题时进行顶层设计。比如,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既运用哲学智慧来处理强国梦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体现出“外圆内方”的哲学思维和解构“国强必霸”逻辑的政治智慧,又对实现中国梦进行顶层设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致力于建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秩序。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学哲学、用哲学,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分析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哲学思维和方法是最有效的。他运用历史思维来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分析解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他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解决实现中国梦问题中的一些重大关系,分析解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根本问题,分析解决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强调要做好统筹兼顾和化解矛盾工作;他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进行长远和全局谋划,注重分析解决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意义问题,分析解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意义问题;他注重运用创新思维把握大势和推动变革,思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他运用底线思维注重积极主动应对各种挑战、风险和困难,强调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抓铁有痕的刚性执行
做出了顶层设计,就要真抓实干、刚性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具有真抓实干、刚性执行的品格,即求真务实、作风过硬,具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刚性执行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习近平同志当选我们党的总书记之后,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的一句话,这非常贴切地体现了他治国理政的品格。“打铁还需自身硬”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打铁”,二是“自身硬”。打“铁”,意味着当今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任务、困难、风险和挑战非常“坚硬”。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是“打铁”的主体。既然“铁”比较坚硬,“打铁”的主体必须“硬”。这种“硬”,首先应当硬在精神、硬在能力和硬在作风。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真抓实干、刚性执行。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今天的改革是深水攻坚,必须要啃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在反腐倡廉和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上,他强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敢于“打老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强调一定要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他强调遇到难题,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他还指出“一份部署、九份落实”,如此等等体现的都是真抓实干、刚性执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