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宣示 和平的昭告(2)

正义的宣示 和平的昭告(2)

——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讲话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人类和平的宝贵,指明了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人间正道。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如果说到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恐怕没有一个民族像近现代的中华民族这样有锥心之耻、切肤之痛。从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就承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对外作战无一能胜,人民惨遭蹂躏,痛苦不堪。尤其是十四年间日本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的烧杀掳掠和各种罪恶,更是斑斑血泪,罄竹难书。对战争的痛苦体验有多深,对和平的呼唤就有多强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人类文明史的整体视角出发,深刻阐明了和平发展之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

对历史的认识,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离开了正确的历史观,就会是非不分,颠倒黑白。战争从来就有正义与邪恶之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国家用兵,是为的正义。如果国家一旦侵犯了正义,那与我们挥斧相向的暴君的巢窟何异。”对于邪恶的战争,只有以正义的战争来消灭。越是在与邪恶的抗争中,越能彰显正义的光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德意日法西斯以对人类公理、正义的悍然侵犯和血与火的无边罪恶,成为名副其实的“暴君的巢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对侵略战争性质的认定,对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犯的裁判,是任何人都篡改不了的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指出,历史是写在人民心中的,历史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他强调,无论是当年勇敢抗击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还是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无论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在那个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都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这一论断对于深化抗战史和二战史研究,还原战争真相,批驳错误认识,捍卫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向性。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区域争端和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各种不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还顽固地不肯退出历史舞台,“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正由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审视和平价值的广阔视野,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忧患意识,这对于当今各国正确处理国际关系、建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