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自觉践行“四有”要求的好干部
今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有”要求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提出的重要遵循,也是领导干部强化自身党性修养的新标尺,更是检验领导干部政治定力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与践行“四有”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一)自觉践行“心中有党”,始终做到政治坚定、对党忠诚 心中有党,就是要对党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这是树之根、水之源、人之本。只有始终忠诚于党,才能正确履行党赋予的职责,带领群众加快发展,让群众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要坚定信仰。坚定信仰是个根本问题。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因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成为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精神家园,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也就成为共产党人的终极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时候,就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他们的党所以叫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为了表明这个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毛泽东同志把“为共产主义奋斗到死”称为共产党员的“政治道德”。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江泽民同志把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称作党员的“革命气节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坚守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革命战争年代的刘胡兰、江姐等,建设、改革年代的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等。反面的例子,比如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等等。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就是靠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要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牢记党员权利和党员义务,在各方面都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牢记党的纪律,每天都要对照有关规定照照“镜子”、正正“衣冠”,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
二要讲规矩守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党的生命线。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是从严治党的中心环节。去年以来,中央查处的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当前,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有些党员干部存在着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的干部认为,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问题都不在话下,没有什么可怕的。相当一部分党组织习惯于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干部只要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很多党员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讲规矩、不守规矩开始的;规矩一旦被突破,离违纪就不远了。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要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八个决不允许”和“十严禁”,真正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党内生活新常态。
三要强化党员意识。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员意识的有无、强弱,不仅关系到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关系到党的先进性、执政力。在一些党员中,党员意识严重淡漠,有的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有的党员混同于一般群众,有的党员习惯于要求别人注意党员身份,自己却经常有意无意地自由散漫,置身事外。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用改革的精神激励自己,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创新的方法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要为党分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确保党的基层阵地牢不可破。要自觉履行好自己的领导责任,努力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作贡献;要言行一致,凡该做或公开承诺的事情,必须努力做到、做好。
(二)自觉践行“心中有民”,始终做到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最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大的追求就是人民幸福。党员干部为人民、为群众,就像果实感恩树的养育、水流奔向大海的怀抱,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一要有公仆情怀。公仆情怀说到底,就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癌,爱岗敬业,抗风沙、排水涝、治盐碱……。焦裕禄同志始终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待遇。习总书记在20年前所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道:“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心系百姓、融入百姓的公仆情怀。他真正做到了把事业视为生命,把服务当作习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用行动彰显了人民公仆的本质意义,也用生命诠释了人民公仆的赤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干部,要对焦裕禄精神,深学、细照、笃行,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像焦裕禄那样始终秉持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公仆情怀。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照照自己,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时刻拥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要想为群众想、急为群众急,把群众的向往和期待作为工作的目标,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的取向,把群众的要求作为做事的标准,把群众的难题作为解决的主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要务实为民。最近新上任的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妙解“官”字很形象。她说,“官”字上面一个宝盖头,要求官员要成为百姓的“保护伞”;“官”字下面两个“口”,要求为官不能夸大吹嘘,因为上面的口要小;要求官员为民办事,声音要大,所以下面的口字大。若为官者一个口用来发号施令,吆三喝四,一个口用来饮食营养,大吃大喝,那么他终将会被孤立,也会成为“棺材”中的官。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群众之中,把自身的冷暖荣辱与群众结合在一起,为群众说话办事,为群众担当。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百姓根本利益出发,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要办好惠民实事,多为人民谋根本之利、长远之利,扎实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做好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民心工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年2月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省委要求,紧密联系全市实际,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批民生实事有效落实,一批社会矛盾切实化解。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加自觉地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谋对策、办事情。当前,全省正在深入开展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要求做到最直接、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雪中送炭。习近平总书记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写道,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当前肇庆虽已经纳入珠三角地区,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党员干部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要抱着焦裕禄当年在兰考治理三害那样的决心,为群众谋福祉。要关注弱势群体、抓好扶贫工作,让每一位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沐浴党的关怀。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