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3)

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3)

七、强化民生法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法治化轨道

民生问题也是个法治问题。民生的实践品格及权利属性是民生法治化的逻辑基础,法治是解决民生问题、维护民生权利以及发展民生事业的有效手段、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保障人民群众各种民生权利的实现是法治的真谛及天然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17),“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8)。这不仅阐明了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与法治的关系,而且明晰了法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中的价值和功能,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尚法的民生理念,把民生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把法治的思维、理念、方式、方法等融进民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加快推进民生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完备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守住民生底线、维护民生公平正义最坚实的保障和安全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19),“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这就是用法律的手段将民生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下来,把民生利益的保护和民生权益的有效救济有机结合起来,保障人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民生权利公平公正得到落实。

为了更好地把民生纳入法治化轨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强调“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21),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民生事务,用法治机制来规范和发展民生事业,用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问题和调节民生矛盾,开启了全面推进民生法治化建设的新征程。

八、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促进民生福祉增进

解决民生问题的出路在于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22)。当前,我国民生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而是经济反作用于民生改善的路径被现行的体制机制所抑制,以致中国庞大的经济发展成果并没有及时地、清晰地、完整地惠及民生建设事业上来,导致民生福祉增进的步伐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民生的现实诉求,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发展和改善民生,在民生优化和提升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改革。

民生改革要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我国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民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应该注重和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民生改革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的关系,确保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要“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23);要把民生改革纳入整个民生发展事业的宏观格局中来设计,确保经过科学论证的民生改革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确保民生改革的连续性。

民生改革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民生事业的群众基础广泛,涉及的利益链条复杂,处理不好就会走向反面,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民生改革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社会风险,“把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决策之前”(2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步子要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5)。这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置于中国改革全局的高度来对待,指出了改革与民生的内在关系。围绕这一思路,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至今已召开9次会议来部署重大改革战略,并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民生改革文件,有效促进了民生改革红利的释放。

总之,习近平民生思想源于民生实践、寓于民生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是在继承和发扬我们党民生建设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生成的,是集目标、内容、主体、原则、方法、手段、保障、路径等诸要素于一体的理论化的民生体系,它系统回答了新时期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厚重的民生情怀,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又开辟了我党民生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新天地。

注释:

①③(12)(22)(2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235,343-344,20,513,509,494,512.

②⑦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

④(16)习近平强调: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15/c_115783123.htm,2013-05-15.

⑤习近平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3-07/4621923.shtml,2013-03-07.

⑥(15)习近平.不断增添爱国爱疆正能量[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5/01/c_133303014.htm,2014-05-01.

⑧(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138,128.

⑨习近平.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30/c_114206411.htm,2012-12-30.

⑩习近平在江西调研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农村发展[EB/OL].新华网,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08-10/16/content_14648387.htm,2008-10-16.

(13)习近平在江苏调研[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14/c1024-262047 64.html,2014-12-14.

(14)(24)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17)(18)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

(19)(20)(2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0.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057)和吉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民生价值与社会幸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