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是规范市场主体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总和,是对市场主体准入、交易和退出等市场活动的制度和政策规定。商事制度在所有的社会制度中最具多样性和创新性。经济的发展不断呼唤新的商业形态,商事制度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中。在现代化法治国家中,商事制度的调整主要通过商法的制定和实施来完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提出和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关键问题,必将对释放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创新成长发挥巨大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从国际趋势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挥市场的力量,减少政府干预,营造更为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观念认为,从事商业活动是公民的法定权利,任何有经营能力的公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取得合法收益,并且非常方便、快捷。相比而言,我国的管理体制还有较大的距离。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就是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从百姓经商兴业这第一道门改起,以改革工商登记为切入点,通过工商系统的自我革命、主动放权,带动相关部门审批制的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激发广大群体的创造力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制度平台。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释放经济发展活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足功课:
一、深化细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
今年经济形势依然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蕴藏的活力。当前,改革中还存在改革推进不同步,后续配套措施没有完全跟上,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地,后置审批还比较多等问题,影响改革的整体成效。因此,有关部门应在改革措施的深化、细化、具体化上下功夫,狠抓各项政策贯彻落实,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一是加快推进“三证合一”改革。二是深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三是加快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简化名称登记,改革经营范围登记,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的创业热情。四是放宽住所登记。进一步放宽住所条件管制,释放更多的场地资源,为投资创业提供更便捷的条件。五是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提高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
二、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重视中小企业的社会价值,普遍重视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问题是,宏观扶持政策与企业微观感受还有差距,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税收成本高等难题。针对初设立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风险,应加大扶持力度,让企业顺利出生并健康成长。一是抓紧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小微企业能便利地享受到各项政策。二是加强扶持小微企业的制度建设,针对初设立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风险和薄弱环节,在就业培训、辅导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帮扶小微企业规避初创期风险。三是开展新设立小微企业跟踪分析,长期跟踪了解成长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