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改革的进程,也是不断扩大开放的进程,不断融入世界的进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我们利用外商投资总的政策不会变,具体政策会向更多吸引外资放宽更宽领域的方向变化。比如今年我们继续扩大外资投资的领域,限制类条目取消了50%,为了推动外资投资的便利,我们把核准制基本改为备案制,我们将继续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已对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产生影响。各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协力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全球经济重回健康增长轨道,已成为当务之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实践证明,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而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这需要各国对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对外加强国际合作。我们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就是要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开放,就是要重塑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产业链,打造互利共赢、包容共进的世界发展和利益共同体。
目前世界各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对接各方供给与需求,而且可以用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快发展,对适用的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劲;不少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装备与基础设施也需要更新改造。由于受制于资金乃至价格高的制约,有些需求被抑制。从各自的比较优势看,发达国家有关键技术、装备先进,但成套装备和产品因价格较高、销路受限;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产业、产品多数在低端;中国拥有中端装备产能、性价比高,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外汇储备充裕,但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如果开展三方合作,把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可以用较低的价格提供较高质量的装备和产品,降低建设成本,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的需要;也有利于各国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深度融合,具体在微观上说就有更多的合资、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国际市场,也可以拓展中国市场。这就好比凸透镜聚光,把各方供给与需求聚焦,把各方利益交汇,从而凝聚起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能。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道,得到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响应,我们愿在其中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愿意多从发达国家购买先进的技术和高端装备,愿意把它和中国的中端装备组合起来,以性价比好的优势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并且提供合理的融资支持。希望企业家们抓住机遇,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创新合作模式。国际产能合作涉及面广,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建议各方将国际产能合作纳入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框架,加强协调、共同促进。中国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中外企业予以融资便利,只要各方共同发力,国际产能合作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这也是“描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的篇章。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发展于全球化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面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共同任务,国际社会应同舟共济,加强协调。我昨天说了,中国绝不主张打“货币战”,我们讲国际产能合作,难免有竞争,但是如果我们合作起来,合作大于竞争,我们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我们之间的竞争。我们还应该携手推进结构性改革,协力推动完善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包容平衡的增长,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在全球、在世界,大家同享成果,共分一杯羹,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共创人类美好新未来!预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提问部分
施瓦布:
总理先生,您刚刚讲话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中国增长并非全球风险的来源,而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和机遇的来源。在您的讲话当中,您特别提到中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经济发展的韧性,有着良好的基本面,并且有坚定改革的决心,会进一步发挥中国的领导力,确保中国将会继续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来源。这并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事实。总理阁下,如果您允许的话,我想向您提一到两个问题。刚才在您的讲话中您提到了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全球产能共享、国际产能合作,这样的一个想法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参加此次年会分论坛的外国投资者也希望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国际工商界如何与中国在产能合作方面进行合作?从而使得国际产能合作尽快成为现实?
李克强:
我还是想讲一下国际产能合作这个理念的来源。因为现在正处于全球化的竞争当中,中国认为全球化,特别是贸易投资的全球便利化,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70亿人口当中,只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和工业化。而绝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中期。需求和潜力巨大,世界需要扩大它的总需求。国际产能合作正是顺应这样的理念提出来的。要推动和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就应当强化共赢的理念。商业是有竞争的,但是合作和共赢会远大于竞争。就要抓住比较优势,各国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哪怕是欠发达的国家。
我想举一个例子,前不久我到拉丁美洲的一个国家去访问,他们购买了中国的多艘渡轮,渡轮的整体装备是中国生产的,但它用的是柴油发电机,这个发电机是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购买的,它的导航设备是中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的公司一起合作生产的。这就组成了一个性价比较低,但质量相对高的产品。我认为外国企业和中国已经有合作多年的经验,我们不仅可以共同使中国的市场扩大,因为中国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越来越多,同时可以联合起来,用合作或合资的方式开发第三方市场,空间和机遇巨大。
施瓦布:
总理先生,我认为您刚才提的国际产能合作的理念是非常务实的,而且是本着互利共赢的理念。我认为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其实都有益处。我还想借此机会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在演讲当中您谈到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特别提到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以我想请问国外企业如何参与到这一进程当中,为推进这一进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克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中国来说的确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虽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但确实也有一些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口,他们需要个性化的、多样化的产品。如果说30多年前中国主要是大量进口外国的产品,后来我们大量进口了外国的生产线,形成“中国制造”,甚至推向全球。现在,我们有一个新的需求,就是需要外国的公司和中国的公司一起合作,在中国当地研发生产符合中国相当大数量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我们需要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尤其是人才。昨天,我在大连的一个创客空间看到一个新的产品在进行路演,给谁看呢?给大量创投、风投基金人员观看。这其中就有西方国家的风投基金的一些负责人,当时创客公司负责人跟我说,希望要为这个产品进行融资、是以入股的方式。我相信,这带进来的不仅是股权融资,而且还会有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有一点我可以向在座的各位保证,中国政府将尽最大力量保护知识产权,因为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知识产权得到严格的保护,请你们放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