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矛盾实为道德困境
在来袭的难民潮前,欧洲的矛盾随处可见。在德国,一边是难民安置点纵火案频发,一边是慕尼黑火车站德国民众欢迎难民的暖心场景。就在不久前,英国人对难民潮的关注还只限于在法国加莱聚集、试图通过英法隧道入境英国的偷渡客,政府对难民潮没有表态和行动。直到近日来舆论转向,英国政府才承诺增加接收难民的数量。在北欧,瑞典民众走上街头支持收容难民;丹麦已采取“预防性”措施,在黎巴嫩报纸做广告劝说难民不要来。
这一矛盾展现了欧洲深陷的道德困境。各国内部对移民问题极为敏感。由于欧洲经济形势不佳、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对移民瓜分国家福利和工作资源不再大方,各国以“反移民”为旗号的政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威胁欧洲安全的极端分子、恐怖分子无一例外都与大部分移民所持宗教相同。尽管在欧洲,将恐怖分子与特定宗教以及该宗教的其他信徒混为一谈是政治不正确的做法,但这不代表偏见不存在,普通民众的安全担忧误伤了无辜移民。然而,欧洲并未抛弃对其价值的强调。欧洲以自由、平等、博爱自居,笃信其价值的一部分就是对弱势人群的保护、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欧洲国家不愿放弃道德高地,这也解释了在难民问题上欧洲国家“选择性”的道德。以英国为例,英国更愿意资助土耳其、约旦等国接收难民而不愿自己接收。在非接不可的时候,英国更指明只要叙利亚难民。
难民潮症结难解
难民潮的愈演愈烈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中东北非地区常年动荡,“阿拉伯之春”后旧疮未好,又生新疾——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伊斯兰国”攻城略地,人民流离失所。大批难民还在约旦、土耳其、黎巴嫩的难民营里等待救助,铤而走险前往欧洲的只是少数。近年来,难民总数不断上升、非法入境渠道日渐成熟等诸多因素交织,前往欧洲的难民从“细流”终于发展成各国难以招架的“洪水”。
难民潮再次证明,欧盟周边地区的动荡对欧洲带来巨大影响,欧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无法独善其身。周边地区的动荡和贫穷最终也要让欧洲付出代价。难民问题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可是欧洲有意愿和能力吗?近日,英法已重新燃起扩大“伊斯兰国”轰炸行动的热情,以示意要从源头上对难民潮做出回应。可反思一年以来西方联军对“伊斯兰国”的轰炸行动,收效并不显著。面对地中海那头的动荡,欧洲需要拿出更多的政治远见和勇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