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们在做好今后工作上要满怀信心,乘势而上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关键,以深化学校管理为着力点,以扩展优质教育资源为根本任务,紧扣“三年大发展,五年新跨越,十年创先进”的教育质量大突破三步走战略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紧紧围绕这一思路,我们要牢牢把握好以下三个重点。
第一,要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全民重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管到哪个阶段,不管在哪个层面,都不能动摇,不能松懈,更不能放弃。就我县教育发展的实际而言,要重点落实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落实在尊师重教上。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象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由小平同志倡导设立教师节,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问题,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每到教师节,各级各部门都要考虑为教育做了什么,为教师做点什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真诚地关心教育、重视教育,要千方百计为学校和老师做点实事,解决点实际问题。今后,衡量各级党政组织的工作和政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二是要落实在教师待遇上。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切实解决好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等切身利益问题。凡是上级政策有规定的福利和待遇,我们一定要落实到位;凡是其它县区教师享受的待遇,我们一定不能少,也不能低。去年,我县在全市率先落实了中小学教师班主任津贴和边远地区教师补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去年以来,调整充实的学区、中学校长的科级待遇,今年要尽快落实,让他们有职有权,一心一意抓管理、促教学。今后,县财政要坚持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继续落实班主任和边远教师的津补贴,坚持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尽心尽力地办好这些“雪中送炭”的好事。
三是要落实在加强农村教育上。要着力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区,并且,这种差距在逐渐拉大。推动占全县教育份额三分之二的农村教育上台阶、上水平,既是实现教育质量大突破的重点,更是难点和关键。首先,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要进一步加强校舍建设,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大图书、仪器、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配备和校园文化的营造,为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要下决心充实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的师资结构。要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顶岗培训、送教下乡活动,通过实行“双向交流、共同提高”,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与此同时,要通过强化督查检查、教育评估和严格考核,下决心解决农村中小学管理粗放、水平不高的问题。对那些乐于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在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多关心,让他们在社会上受尊重,在工作上能安心。
四是要落实在加大教育投入上。教育投入是长远的投入,持久的投入。过去,我们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依靠国家教育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在硬件建设上投入较大。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发展,在继续加大对国家教育项目的争取力度,继续改善我们的办学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尽力确保教育经费的 “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要把县级财政的投入重点,转移到教师培训、学习考察,以及对先进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家庭和先进乡镇的奖励上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