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板"斯那定珠(2)

摘要:为谋生路,藏家少年逃离深山,他曾是长辈眼里离经叛道的“逆子”;为筑“天路”,千万富豪变成“亿万负翁”,他是别人眼里的“傻子”;为乡亲领路,资助群众盖房子抓产业,在地震危急关头,他转移安置救助数百群众,他是干部群众心里的好党员。他叫斯那定珠,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巴拉村共产党员,他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康巴汉子的筑路传奇。2015年5月,斯那定珠荣登“中国好人榜”。

天然佛塔是巴拉格宗景区的皇冠,同时也是斯那定珠心灵的坐标。每当遇到困顿,在佛塔下坐一坐、静一静,心儿就会安定,事业便会从新启程。图片来源:云南文明网

2.筑路:千万富豪变成“亿万负翁”

“修一条公路,把巴拉格宗的峡谷开发出来,巴拉人一起搞旅游致富,就可以实现我的梦想。”斯那定珠的命运注定与巴拉人的出路相连。

要在壁立千仞的峡谷绝壁上筑路,简直是痴人说梦。一腔热血的斯那定珠遭到了包括家人在内的反对甚至讥讽。

给乡亲们描述未来的公路、旅游,有人听着听着睡着了;一拨又一拨设计人员来了,勘测完地形,摇摇头走了;一批又一批施工队来了,挖掘机难以立足,叹口气走了。

“设计、施工队干不了,我自己干!”他自己勘测地形、设计施工线路,两年徒步4万公里,摸索绝壁、90度急弯处的修路技巧。

为了筹集修路资金,他变卖了经营多年的餐馆、五金店以及房子、车子,跑遍了香格里拉所有的银行和信贷公司,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香格里拉县城有一条街的商铺,他挨着借过来;一家信贷公司,他跑了50趟,终于获得支持。

为了修路,他曾欠债1亿多元,昔日的千万富翁变成了亿万“负翁”。

曾经与世隔绝,被戏称为“交通靠毛驴、通讯靠吼叫、猴子见了流眼泪”的巴拉格宗国家公园景区公路是这样一寸、一寸地修起来的。图片来源:云南文明网

2004年9月10日,从214国道通往巴拉村的公路终于开工建设,这条宽6.5米、长35公里的公路经过4个藏族村落。峡谷中的平地经济作物稀少珍贵,想要迁移都得斯那定珠出面协商。他磨破了嘴皮,最大限度让步,争取理解支持。有年龄大的妇女认为他骗人,往他脸上吐口水。他用手抹一下脸,笑着说:“孃孃,不要这样,我们慢慢商量。”

公路一天天掘进,当初送他出山的父亲却生病了。当公路快要修到巴拉村的时候,老父亲执意要去看看。2007年底,父亲旺堆站在巴拉村,看着羊肠般曲折的公路就要通到老家门口,他用粗大的手拍了拍斯那定珠的肩膀,什么也不说,眼角挂着幸福的泪花,提前享受了光荣与自豪。

“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斯那定珠回忆说。

父亲去世不久,2008年1月1日,巴拉村迎来历史性的一刻:公路通了!高压电通了!电话通了!

“我们载歌载舞,给斯那定珠献上洁白的哈达。”村民小组长洛桑吹批说,有人拿出煮鸡蛋送给斯那定珠,不知道怎样表达心情;有人不停地给亲戚朋友打电话,体验现代通信的神奇;有人不停地摁动电灯开关,享受瞬间点亮山村的美好。

“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斯那定珠这样描述成功的喜悦。

2009年6月底,巴拉村公路主体部分铺成了柏油路,斯那定珠又筹资128万元,在岗曲河上建了一座大桥。如今从巴拉村到县城的时间,由以前的三四天缩短到1个半小时。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