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板"斯那定珠(3)

摘要:为谋生路,藏家少年逃离深山,他曾是长辈眼里离经叛道的“逆子”;为筑“天路”,千万富豪变成“亿万负翁”,他是别人眼里的“傻子”;为乡亲领路,资助群众盖房子抓产业,在地震危急关头,他转移安置救助数百群众,他是干部群众心里的好党员。他叫斯那定珠,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巴拉村共产党员,他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康巴汉子的筑路传奇。2015年5月,斯那定珠荣登“中国好人榜”。

巴拉村通了公路。图片来源:云南网

3.领路:“夹皮沟”变身“国际范”

费尽8年的心血,公路终于建成了,但斯那定珠却频遭尴尬。

路通了,有企业要在岗曲河上建造梯级电站,并以可观的股份利诱债台高筑的斯那定珠。他态度决绝:“绝对不行,开发电站对环境的破坏太大!”

路通了,有村民开始砍伐、外运自留山上的木材;有人在河里炸鱼、毒鱼……“如果你们利用我修的路破坏家园,我宁可亲自炸掉这条路!”斯那定珠又急又气。

经过多方争取,电站停建了。他在巴拉格宗景区挂牌“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山景区巴拉格宗管理处”,开始名正言顺保护巴拉格宗的生态环境。

斯那定珠深知,要从源头上杜绝破坏,最根本的是要让村民富起来。于是,巴拉村15户村民在斯那定珠帮扶下,相继搬到了峡谷的缓坡地带,形成了那浪村、水庄村两个藏民新村。同时,他一面租赁村民闲置的土地发展生态农业,平均每年给每户租金1万元;一面租赁村民的百年老房子恢复原貌,供游客参观体验藏文化,每年给每户租金3000元至5000元。他还扶持村民办养鸡场、养猪场和生态鱼塘,既满足景区需求,又可为每户每年增收5万元左右。

巴拉格宗峡谷国家公园。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近两年,景区建设项目较多,斯那定珠便将一些工程分包给当地村民施工,既节约了开支、保证了质量,又让村民学到了技术、得到了实惠,平均每人每年增加五六万的收入。他还将景区道路维护工作按段承包给村民,每年每户工钱7000元。

现居水庄村的白玛老人家里有五口人,3个儿子靠包工程、养护公路,加上每年5000元的房屋租赁费和6000元的土地租赁费,年收入达11万元。老人指着自家的三层藏式碉楼和门口停放的微型货车说:“瞧,房子是斯那定珠帮助我们盖的,微型车也是他资助买的,我们家还有一辆农用车呢!”他的儿子阿兵补充道:“现在的生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洋芋和包谷都用来喂牲口了!”

在山顶上的巴拉村旧址。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如今,巴拉村人家家新楼房,户户新风貌,微型面包车、冰柜、烤箱、太阳能、电脑、光纤等一应俱全,村里还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巴拉格宗国家公园、4A级景区建成迎客,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巴拉人自豪,以巴拉格宗景区人自居,为景区景观和内涵注入了人文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