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投入精力不够。基层党建工作依靠分管领导多,自己直接推动落实少。比如,对靠实党建责任、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和健全完善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等方面制定了措施、提出了要求,但深入一线跟踪问效不够。
二是创新办法不多。对解决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的措施办法不多,创新抓党建的思路不够宽、方式不够活。比如,对村“两委”班子结构不优、带动能力不强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滞后等问题,深入调研不够,还没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标准不高,村级活动场所达不到120平方米的占41%,62个社区阵地中8个还没有自主产权;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偏低,村干部年平均报酬8424元,社区干部年平均报酬2.5万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是督查考核不力。跟踪督查力度不大、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奖惩措施不够有力,抓党建工作的激励导向作用发挥还不够,个别县区和乡镇党委书记把发展当“硬”任务、党建当“软”任务的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履行党建责任制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认真反思存在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树立的不够牢固,还没有真正把基层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对基层党建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督办还不够。二是政绩观有偏差。面对**贫困程度深、发展任务重、自然灾害多的实际,认为扶贫开发、灾后重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没有把抓基层党建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去抓落实。三是宗旨意识不牢固。党的建设重点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担任市委主要领导后,对基层讲的多、听取意见少,要求的多、抓落实少,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意识有所淡化,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有所减弱,帮助基层解决困难不够。四是作风不扎实。缺乏“钉钉子”精神,没有把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对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工作尽管作了安排,但对党员是否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是否主动为居民服务跟进督促不够,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仍需加强。
三、今后打算
今后,自己将认真贯彻省委部署要求,重点“落实一个责任、加强四项建设、实施三项工程、强化一个保障”,确保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
落实一个责任。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靠实县区委书记责任,实行党建工作月小结、季调研、半年一督查,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现场会或推进会,健全党建工作述职考评和问责机制。
加强四项建设。一是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深入开展向柴生芳同志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争创一流。二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集体学习、调查研究、教育培训、考核通报等各项学习制度,鼓励支持各领域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三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继续推进联村单位党组织与双联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每年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按10%的比例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四是加强党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加强对落实“四议两公开”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全面提高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实施三项工程。一是实施阵地规范工程。重点做好120平方米以下的740个村级活动场所的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活动场所和设施,确保年内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规范的活动阵地。二是实施组织覆盖工程。力争年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从31%提高到35%以上,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从82.6%提高到85%以上。三是实施分类推进工程。围绕农村党建抓发展、社区党建抓服务、机关党建抓作风、“两新”组织党建抓覆盖、事业单位党建抓改革分领域制定指导方案,统筹推进各系统、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强化一个保障。健全完善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逐年提高村、社区工作经费和基层干部待遇。同时,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使集体经营收益空白村减少10%。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