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叶堂林: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叶堂林-专家

叶堂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高端论述

点此浏览课件

 

编者按:本文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系统阐释北京在新时代推进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文章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减量发展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以创新发展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大红门疏解升级、首钢园转型重生等鲜活案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深刻变革与显著成效,对于深刻理解“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明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课题,明确了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亲自为首都发展谋篇布局、领航指路。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把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作为首都发展的定向标,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首都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第一,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决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曾以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工厂”,为全球提供了大部分工业品。然而,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低端制造环节已经丧失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在这一形势下,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决定》提出五项举措,即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第二,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侧重于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导致一度出现了“用工荒”。这背后不仅体现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体现了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科技创新更好赋能产业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怎么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一条重要路径。《决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三,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方面。《决定》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并提出四项举措,即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我们要始终把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为此,《决定》在“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方面提出,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一博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