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3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全会最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思当下谋未来,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科学审视发展道路上的时与势、危与机,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建议》讲规律求实效,坚持遵循历史运动规律和发挥历史主动性的辩证统一,提出的“七大发展目标”切实可行,坚持的“六大原则”全面系统,创造的“四大优势”彰显有力,部署的“十二项任务”深入具体,使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劲、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建议》重创新塑新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在谋定长远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基聚势,具有深刻历史洞察力、强大理论引领力、恢宏实践指导力,闪烁着极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光辉,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2025年5月4日,游客在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七彩丹霞景区游览。新华社发(成林 摄)
——这是承前启后、乘势而上的战略擘画
历史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篇。从“一五”到“十五五”,正是一次次历史性的战略抉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次次赢得历史性的战略主动。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充分发挥中长期规划的统领作用和政策协同效能,能够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提升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供有力保障,为高质量发展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夯实制度基础、汇聚强大动能。
即将开启的“十五五”,上承“十四五”建设成就,下接2035年远景目标。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纲要,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既定战略安排的必然要求。即将收官的“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这五年,我国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良好开局。
接下来的五年,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五年。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把准发展方向路径,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这是对时代课题的深刻作答,是对人民期盼的深切回应。我们完全相信,再过五年,我国创新引擎更为强劲,城乡区域发展更为协调,美丽中国图景更为现实,改革开放绽放崭新气象,国家治理效能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正坚定有力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这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的战略擘画
回顾百余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握历史机遇,提出“关键是时机和决断”。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从现在起到2035年,只有十年时间,前五年发展好了,我们就能争取更大主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机遇就能化危为机、迎难而上。
大国发展,规划先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亲自擘画、全程指导、把脉定向,倾注了大量心血。《建议》具有极强的前瞻性,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发展规律,坚持稳中求变、稳中应变,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和富有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符合历史潮流、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让每个人都能感到踏实,对明天充满期待;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在科学辨析纷繁变量中找准主要矛盾与主导力量,在科学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历史进程的长期性、复杂性与阶段性要求,明确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优先领域、重点任务等,让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乱云飞渡仍从容”,牢牢掌握着发展主动权;具有极强的系统性,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既突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又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又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突出科技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又关切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再过五年的中国,何其博大、何其卓越、何其勃发!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迎来更加灿烂的前景;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从现代化道路的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成果将更加丰富。

2025年7月7日,工作人员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总装车间装配车辆。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这是勠力同心、驭势而进的战略擘画
《建议》集中了全党智慧,汇聚了人民力量,顺应了发展大势,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统一、时代要求与人民期盼相统一,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切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在风浪考验中真抓实干。回望“十四五”时期,每一项成就都来之不易,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每一项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次全会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十五五”时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保障。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都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而不懈奋斗。
在破壁攻坚中真抓实干。改革发展之路从无坦途。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谁能在创新上取得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十五五”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我们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方法、新路径,真正成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先行者。
在求真务实中真抓实干。“十五五”规划体系宏阔、内涵丰富,需要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对各项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把蓝图精准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的任务清单。特别要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纲领,把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规划置于国家重大战略下审视,保证各级各类规划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推动政策红利叠加放大、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形成各方面同频共振、发展融合、利益共享的生动局面。
以恒心致恒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程接着一程的“接力跑”。“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即将开启。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创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的辉煌!
作者 | 李江棋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