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说,尼克松总统有一个信念,强大的发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的任何根本利益都不构成威胁。在没有同你们讨论和没有考虑你们意见的情况下,美国不会采取涉及你们利益的任何重大步骤。周总理表示,欢迎尼克松总统来中国。中美两国人民是愿意友好的,邀请你们的乒乓球队访华就是证明。总理谈起台湾问题,说台湾属于中国有一千年以上历史,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承认,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美国不干涉中国的内政。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台湾包围起来,宣布台湾地位未定,这是关键。美国的一切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应当限期从台湾撤走。美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基辛格说,如果没有朝鲜战争,台湾也许早已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目前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三分之二与印支战争有关,美国已决定尽快结束印支战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撤出三分之二驻台美军,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再撤出其他部分。关于台湾的政治前途,美国保证不主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鼓励、不支持台独运动,不再重复“台湾地位未定论”。关于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这一政治问题,预计在尼克松政府下届任期的前半段可以解决。基辛格谈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表示将放弃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的重要问题提案,同意以简单多数票接纳中国,并同意中国取得安理会席位,但驱逐台湾问题美国仍坚持需经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周总理发言反对此议,表示进联合国的问题中国并不急,问题是美国将陷于矛盾和困难之中。
中美双方还确定,不再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建立新的直达双方最高层的秘密联系渠道———巴黎渠道,中方联系人是驻法大使黄镇,美方联系人是曾任尼克松翻译的驻法武官沃特斯。商定双方将同时(北京时间7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华盛顿时间7月15日晚上10时30分)发表尼克松将应邀访华的《公告》。
周总理妙笔修改尼克松访华公告
因周总理在7月10日晚上另有重要活动,根据他的指示,我和章文晋同志先与基辛格就公告草案谈了一轮。双方都提出了一个稿子。我们的稿子比较简单,说基辛格来中国,同我们进行了会谈,尼克松总统准备来中国访问。美方的稿子渲染基辛格同我们这次的会谈,涉及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基本问题,是以诚挚、建设性的方式进行的;而尼克松的来华访问将有助于重建两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我表示,台湾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其他问题怎么谈得上?关于尼克松来访,美方的稿子强调是中国邀请。我说这不大符合事实,我们是同意邀请。基辛格也不同意我们的稿子,说那样就像是尼克松自己邀请自己访华。双方会谈暂停后,我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直接去向毛主席汇报。当主席听我说基辛格认为中方草案的意思是尼克松自己邀请自己访华时,大笑着说,要改要改。当我们告别主席走出他的书房时,我回头再看了一下主席,只见他仍坐在沙发椅上向我们弯腰抱膝。我问王海容,主席在做什么。她说,主席在向你们行大礼呢。我们忙说,真不敢当,希望主席健康长寿。
第二天上午,在周总理提示下,对我方草稿略加修改,再与基辛格会谈,即刻取得一致。最后商定的《公告》全文是: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获悉”(英文为Knowingof)两字是周总理的杰作,避开了谁主动提出访华的问题,使美国的面子更好看。基辛格因而在尼克松总统“接受了这一邀请”之前加上了“愉快地”这一副词,投桃报李。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时间,周总理曾在与基辛格的会谈中问过,是否定在1972年5月1日以后,因听说尼克松要访问苏联。基辛格表示,最好在3月、4月,而且是先来中国。当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谈到尼克松5月以前来中国时,毛主席说,《公告》一发表,就会引起世界震动,尼克松可能等不到5月就要来。此后的事实果然是如此。
毛主席说:“世界改变了他”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偕夫人帕特里夏在国务卿罗杰斯、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等的陪同下乘美国总统专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当时我国已恢复了在联大的合法席位,我已去纽约担任驻联合国首任常任代表。我从电视中看到了全部盛大的场面。尼克松抵京后3小时,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他和基辛格。当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说,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争取缓和紧张局势,已成为两国人民强烈的愿望,总有一天要实现。
2月28日《上海公报》发表。在《公报》中,美国表明对“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持异议,同意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美国的军事力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和平共处。28日,尼克松满意地离华返美,周总理也从上海飞回北京。毛主席指示,安排5000人到机场迎接周总理。总理从机场直驱中南海,向主席汇报说:“尼克松高兴地走了。他说他这一周改变了世界。”毛主席说:“哦?!是他改变了世界?哈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
《上海公报》开始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进程,但还有许多事要做,许多障碍要克服。由于我常驻纽约,基辛格建议在他和我之间建立一条与巴黎渠道并行的中美间另一条秘密联系渠道———纽约渠道,得到中国政府同意。
于是,1972年和1973年,我和基辛格在纽约有许多次避人耳目的秘密会晤,是在纽约曼哈顿43街的一所公寓里进行。我和基辛格会面时,我方出席的有过家鼎和施燕华,美方出席的有温斯顿·洛德。美方派一辆旧轿车直接开到我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地下车库接我们去43街。基辛格和洛德两人准时在二楼一间客厅里等候我们,并为我们准备了茶点和咖啡。双方寒暄一番,即进入正题。会晤内容主要是基辛格向我通报美苏核会谈、在巴黎的美越会谈、美日关系等情况。我们也就一些国际关系问题互通信息。我还曾就美机入侵广西,投弹,发射导弹,在越南炸沉中国渔船等事向基辛格提出强烈抗议。会晤情况,基辛格直接向尼克松报告,美国国务院一无所知。我们向国内的报告也是绝密的,代表团的其他人员一概不过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