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3)

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3)

——解读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习式语言”展示真诚魅力

直面民众,直抵人心。海明威、马丁·路德·金、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美剧《纸牌屋》……这些美国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大众文化被习近平引用到演讲中,以美国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倾心交流,“习式语言”以真诚再次展示其独特魅力。

在演讲中,习近平与在场听众分享了自己早年在陕西延安梁家河村插队的经历。今年春节,习近平再回延安,看到了当地乡亲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习近平说。

“习主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告诉世界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实现中国梦。这样的讲述方式不仅给人亲切感,还有历史纵深感,更能感染人、打动人。”阮宗泽说。

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经据典,用词考究,意味深长,句句叩击听众心灵,展现出自信大气、从容淡定、沉着稳健的风格特点。

在谈及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时,习近平说:“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在称赞“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成果丰硕时,习近平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阐述中美应如何管控分歧时,习近平说:“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在演讲结尾时,习近平引用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金句:“做对的事,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

专家指出,“习式语言”的主要特点包括积淀深厚、朴素真诚,这也是他在其对美国事访问第一站即打动美国各界人士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