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不符合中美现状
40多年中美关系,可谓起伏波折,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每出现波折时,中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就在发挥作用。中美之间有96个不同层次的对话合作机制,其中包括首脑互访、首脑热线、全国人大与美国众议院定期交流机制、全国人大与美国参议院定期交流机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等等。社会层面的智库交流,就更多了。这些交流机制是双方避免冲突的坚实保障,极力避免冷战可能性的出现,甚至连任何冷战的小苗头都要在第一时间掐灭。国际关系现实主义“零和博弈”的理论假设在中美大局面前,越来越显得失效。相反,5000亿美元级的经贸压舱石、600万人次的年均人员往来、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流,让以相互依存为主要推导逻辑的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变得很有解释力。
2015年,中美双方提前七个月将访问确定并对外公布,这足以说明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重视。在这七个月中,中美双边交流机制运行稳定。比如,5月的香格里拉对话中,中美两国对南海问题双双趋于温和的态度无疑是非常积极的迹象,6月份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已经为习近平主席的国事访问奠定了基础和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双方在双边投资谈判、经贸、军事、能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变化、世界发展议程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探讨和交流,为双方确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提供了机遇和渠道。当然,美国还不习惯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全球大国身份,中国本身也同时在学习和承担这个身份所匹配的责任和义务,双方都在学着一起成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