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结业会讲话稿(2)

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结业会讲话稿(2)

下面我想围绕如何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推动务实党建创新发展这个主题,同时也结合传达xx秘书长7月28日在工委座谈调研时的讲话精神,针对这次培训班上大家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加深对从严治党新常态的理解

对经济新常态,现在有规定的说法。但是对党建新常态,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全面的解释。就我个人理解,党建新常态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个“真”字上。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真”。

(一)真重视。党要管党就是真管。为什么要真管呢?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性质决定的。执政的性质就是,首先我们党是一个肩负历史使命的政党,我们所肩负的是阶级和民族的双重使命。阶级的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民族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共产主义是更远大的理想,第一步的使命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共产主义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全人类的幸福。所以我们党把自己定位定得非常高,这个历史使命是非常崇高的,非常长远的,而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承担这么重大历史使命的党,你不坚强行吗?不行。第二,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700万党员的大党,世界第一大党,而且又是在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仅关乎党的命运,更关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你不强大能承担吗?不能。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又面临着一系列重大严峻复杂问题的考验。十八大报告讲,党面临的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这些都是有根据的。这么大的考验,没有一个坚强的党,能行吗?不行。第四,我们党内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又异常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所以必须要管起来,必须要严起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所以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就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就要求我们真重视起来。怎么样才能做到真重视呢?首先我们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做到真重视。如果我们不真重视,就可能丧失执政地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的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他要求,各级各部门党组(党委)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就是中央真重视。习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强调这一点,讲的很严肃。省委也历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省委书记李xx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央从严治党要求作为第一职责抓在手上,把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责任扛在肩上,单纯就机关党建而言,每年年初“三抓一促”动员大会都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包括今年亲自在《中直党建》撰文谈机关党建、亲自参加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对增强处级干部党性修养作出重要批示,去年年底亲自主持召开全省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等等,都体现了真重视这个特点。

(二)真严格。从严治党关键在真严。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思想建党,我们党从建党开始就一直强调思想建党。思想建党是什么呢?就是既要解决组织入党的问题,更要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就是要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地方看起来是在管党治党,但没有管到位上,严到份上。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至于小矛盾积重难返,小问题酿成大患。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认真就是严字当头,做事不应付,做人不对付。原来也在提严,可能更多停留在口号上,现在的严,就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把认真的要求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中央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八大后一系列的举措,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反“四风”,持续打老虎拍苍蝇,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等等,都是动真格,而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力度。最近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连续登了我们xx省的两篇文章。以《你不问责就问你的责》《xx:真问责确保主体责任真落实》为题发了。其中讲到了九个真,就有真严格。

(三)真务实。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务实,任何东西都要务实,尤其是党建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认为党建工作是虚功。虚功得实做。可能我们的行政工作,它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容易实。而党建工作是一个内化于心的思想工作,它看不见,那怎么把它抓实?我觉得就应该像刚才有的同志所说的,要把党建工作的无形融入到中心工作中的有形中去。这样我们就抓住了要害。务实党建,是xx秘书长在新形势下针对当前机关党建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它既是一个工作要求,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他说在调研的过程中,少数单位的同志说党建工作像气球一样飘在空中,不接地气;也有人说不愿意见我们的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我想说的这些是不是普遍现象呢?肯定不是,可能是极少数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了。我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把它做虚了,不接地气,不和单位的实际和业务工作相结合,不和我们党员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两张皮”,隔靴捎痒,不起作用,并且搞得很繁琐,自己把自己忙得团团转,到头来还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出了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党建工作还不够务实。所以xx秘书长在今年“七一”总结表彰会的主题讲话就是推进务实党建,深化“三抓一促”。讲话对“务实党建”提出了明确要求。归纳起来,就是刚才大家总结的求实、务实、落实。首先是要有求实的态度。就是思路要实,要从实际出发来定思路,不是拍脑袋定思路,坐在家里定思路。思路要切合我们的实际,切合机关党员思想实际,切合我们业务工作、中心工作的实际。其次是方法要实。要有用、管用。最后是落实。就是任何事情都要有结果,结果没人管、没人问,这就是不落实。工委机关搞了一个“红旗党支部”的深度调研,主题是xx秘书长强调的“从先进典型的实践看务实党建的实际成效”。我们把机关的干部分了27个组,两人一组,深入到60个“红旗党支部”。要求每个支部时间不少于一天,做到三个必谈:支部书记必谈、支部委员必谈、支部党员必谈。超过7人以上的支部,不少于7人座谈。然后根据情况,每个组都可以找党组(党委)书记谈,机关党委书记谈,也可以找专职书记谈。根据需要,再查看台账,查看相关记载,查看相关制度,作为佐证,成效非常好。下一步我们还要从27篇调研报告里评出10篇优秀,在机关大会上作交流,然后大家都来做点评。我们还要从27份调研报告里提炼出一批支部工作法,在机关进行宣传和推广。这次调研,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评出的这些红旗党支部,都是名副其实的,他们的工作都是务实的。

(四)真有效。党建工作最终的检验标准是什么?党建工作不是为教育而教育,为管理而管理。最终目的体现在:通过党建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心工作提供保障和促进作用。就是《条例》中说的: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从大处讲,党建工作就是要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保障。从xx来讲,就是要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目标提供保障。从各个单位来讲,就是为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提供保障。如果我们把这个做到了,我们的党建工作就抓实了,就真有效了。如果偏离了中心,党建工作就难有地位,也不会受欢迎,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和价值。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