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抗日烽火(2)

我与抗日烽火(2)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有大批的逃亡学生入关,东北三省沦陷,使当时的我们看到了亡国的悲惨,1940年汪精卫伪政权成立,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各种思想泛滥,亡国论、失败论等论调充斥,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各种力量一盘散沙,国民党当局也不让群众议国事、谈抗日,到处都有“莫谈国事”的标语,群众中也存在着抗战是国家的事情与己无关的思想,而且群众对抗日有信心不足的问题,他们认为在历次对日作战中我国都以失败而告终,像甲午战争等,这场战争会不会也是同样的结果?

后来我们从赵保庄来到了我的家乡宋家营,这里离敌占区较近,在那里遇见了我高小25班的同学,当时我们正要吃饭,这时有人说敌人来了,老乡就叫我们几个人藏到了一个水井的地道里,这个地道是在离井水面一米左右的水井墙壁上开凿的,只能容纳两三个人,老乡把我们几个人用辘轳(一种架在水井上汲水的工具)送到井里藏到了地洞里,这就是在平原与敌人开展斗争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智慧的地道战的雏形,是平原人民对敌斗争的伟大创举。刚开始只是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后来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后来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但是,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地道,使其更加完善。为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除对群众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无数的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在实际的对敌斗争中总结出了各种有效的斗争形式,没有群众的支持,我党也不可能从无到有,发展壮大,鱼水情深在这时候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解决了隐蔽保存力量的问题,我们还不断地做伪军的工作,通过伪军的亲戚、家人不断地去做分化瓦解的工作。由于当时斗争异常残酷,有的人被捕后变节,当了叛徒,有的汉奸甘愿为虎作伥,危害极大,针对这种情况,除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外,我们还成立了“武委会”,对于一些顽固的敌特分子、投敌分子实施坚决打击。象我们区小队的队长路大猛被捕后变节,指认了不少我们的工作人员,“武委会”接到党支部的指示后,很快就处决了他。还处决了一个顽固不化的伪军小队长,狠狠地打击了一些顽固分子的气焰,起到了很好的威慑效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正面打击敌人,做伪军的工作和锄奸四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党在领导群众斗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大概是在1944年,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军越来越壮大,敌人的力量日益缩小,后来各地就忙着打据点、打炮楼。

有一天县里的通讯员赵宗方通知我们,延安在各根据地招人,县里经过研究决定让我去延安,我非常激动。去延安要经过敌占区,要通过我们的地下交通站进行,通过这件事我更能体会到党的伟大,党的领导的正确,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站。每到一个地方都有我们的同志进行安排,都有我们的同志进行接应,我们才得以顺利地到达延安。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