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贵在精准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

核心要点:

■ 立足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甘肃省情实际,积极践行精准扶贫理念,系统谋划和推进扶贫开发,探索走符合甘肃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

■ 强化全面小康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进一步凝聚了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 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把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来对待,确保贫困群众不掉队、贫困地区不拖后腿。

■ 在经济发展新阶段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具体实践中贯彻精准扶贫理念,关键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坚决防止“六个代替”。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不断自加压力、开拓奋进,大力弘扬大力弘扬“四个秉持”的精神。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新特征,扶贫工作遇到了新挑战,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针对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立足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省情实际,积极践行精准扶贫理念,系统谋划和推进扶贫开发,探索走符合甘肃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

一、强化重中之重地位

在分析和把握全省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我们明确提出“全面小康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凝聚了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作出这样的判断和定位,是基于“四个源自”。

源自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担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党全国人民致力实现的第一个百年梦想。对于甘肃这样一个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欠发达省份来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和洼地、难点和重点都在贫困地区。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把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来对待,确保贫困群众不掉队、贫困地区不拖后腿。

源自省情实际和发展现状的倒逼。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全省贫困人口由722万人减少到去年的417万人,贫困面由40.5%下降到20.1%,但贫困人口数量仍居全国第七位、贫困发生率居全国第二位,扶贫对象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制约瓶颈多、返贫压力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如果到2020年贫困地区面貌改变不大、实现不了脱贫、达不到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对甘肃来说,深化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更是事关全局的紧迫任务。

源自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自觉。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我们在全省组织实施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即抓住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一个核心”,做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打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扶贫对象人均收入增幅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有10个县区实现整体脱贫,精准扶贫成效明显。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我们又制定了“1+17”精准扶贫方案,包括一个总的意见和17个涵盖富民产业、教育扶贫、医疗卫生、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配套专项方案,直指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力求放大政策的组合效应。

源自价值追求和对群众期盼的回应。扶贫开发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甘肃80%的贫困村和66%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大沟深、高寒阴湿和灾害频发地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极为紧迫,需要各级干部带着强烈的责任和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从2012年开始,我们在全省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由省市县乡1.5万个机关单位、40多万名党员干部对口联系1.6万个贫困村、67万户贫困户,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面对面解困、点对点帮扶,努力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前,在对口帮扶下,全省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进入了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