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和“实”是公车改革的准绳

“严”和“实”是公车改革的准绳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中央国家机关车改已全面完成,共取消车辆3868辆,并向社会公开拍卖,收入已上缴国库,2000多名司勤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公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步履蹒跚”、“刑不上大夫”,如今终于有了新的迹象。官员“出无车”,可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干部待遇的一个重大转折,这无疑给对公车改革还心存疑虑的人吃了一个定心丸。

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陆续又开展了“三严三实”、“两严”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公车改革,正是检验作风是否转变的试金石。公务用车在给执行公务带来方便的同时,还出现了公车资源的浪费、公车私用、公务人员腐败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背离了公务用车存在的目的,逐步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取消公车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需求,是顺应民心民意之举。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要求,地方党政机关车改应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湖北已于7月公布车改方案,省直机关已启动该项工作,市州一级还未启动。笔者认为,确保此次公车改革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按时完成任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严格细化的制度及执行力。公车改革的真正要害,不是对于超标公车个案的查处,而是在于对“三公”开支的收紧与严控,唯有真正管住了公车消费的经费源头,公车改革才不至于陷入困局之中。

二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司勤人员的安置、车改补贴的发放等焦点问题,要根据地区、单位的实际,统筹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是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对公车的使用、处置,公务人员“没车不办事”、“拿钱又坐车”等一系列问题严加管控。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八项规定”带有徙木立信的作用。而此次公车改革作为一项社会舆论长期关注和期待的重大改革,更具有一种面向公众乃至世界,树立和宣示改革信心和决心的作用。它让那些对改革心存侥幸或持怀疑态度的人们正视改革的锋芒所向;让那些对改革抱有期待和希冀的人们更加坚定信念而投身其中。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