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擦肩而过

哪些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擦肩而过

北京时间10月5日,还在国庆长假中的中国人的“朋友圈”,被一条从天而降的喜讯刷爆。

从瑞典传来的消息称,中国本土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85岁的女科学家因为40年前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终于终结了中国人关于诺贝尔科学奖的百年之憾。

如果不是屠呦呦,面对诺贝尔科学奖,中国人仍然只有长长的惋叹。中国曾经有多项科学研究那么接近诺贝尔科学奖,却又遗憾地失之交臂。

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错了?

此前,中国科学家曾有过一次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机会。这就是1979年钮经义代表人工合成胰岛素团队竞逐诺贝尔化学奖。

人工合成胰岛素是与两弹一星齐名的震动世界的科学成就。在1966年4月举行的华沙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议上,中国成功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新闻,成了参加会议的科学家们的中心话题。

不久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斯尤里斯教授来到中国参观了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对在场的中国科学家说:“你们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十分令人振奋,向你们祝贺。美国、瑞士等在多肽合成方面有经验的科学家未能合成它,但你们在没有这方面专长人员和没有丰富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合成了它,使我很惊讶。”

但这一“惊讶”最终未能化成诺贝尔奖章。落选原因我们无从得知。毕竟,用诺贝尔奖研究者杨建邺教授的话讲,诺贝尔奖的评定本身也有许多问题,应该获奖的好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奖。任何人或任何成果都没有百分之百获得诺奖的把握。

不过,中国学者的成果发表较晚,削弱了它本该具有的影响力,也许是最大的遗憾。中国学者率先取得胰岛素拆合实验的突破后,由于要求保密,他们并未及时发表成果。杨建邺说:“中国的小组比别人精密一些,但是比外国迟两年发表。这当然会影响评定。”

1959年,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过程中,邹承鲁教授领导的实验组曾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就——把天然胰岛素拆成A、B链,再重新复合,得到了活性恢复到原活性5%—10%的产物。这证明胰岛素的结构信息存在于其一级结构中。

1961年,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发表了一项理论意义类似的、相对简单的工作——氧化被还原的核糖核酸酶肽链复性、结晶。他用尿素变性天然核酸酶A,并能复性。这一成果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人工合成胰岛素史专家熊为民说:“如果在安芬森提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之前,或者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发表成果倒是有可能竞争诺贝尔奖的。可我们的结果发表得比他晚了不少时候。”

其实在复合A、B链,得到5%—10%活性的产物后,研究者曾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成果。为了吸取拆开工作未及时发表的教训,中科院生化所曾向中国科学院党组上书,要求尽快发表这一成果。然而,基于保密考虑,为了避免外国科学家利用这一发现首先完成胰岛素的合成,“上书”最终未获同意。

举世称赞却无缘诺奖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给中国科学家拿诺贝尔奖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时间。

这被认为是一项完全符合诺贝尔设奖宗旨的“造福人类”的世界级的重大成果,既有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又有技术上的重大发明,但至今难以问鼎诺奖。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明廷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杂交水稻可能因为纳入不到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领域而不能获奖,但至今也没有人与诺贝尔基金会联系和交涉。”

此外,上世纪80年代由赵忠贤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超导研究方面与美、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相比毫不逊色。但迄今国际上先后有5次10人,因在超导领域的重大研究发现获得诺贝尔奖,而赵忠贤则一直“置身局外”。

“未能获奖的原因很多。”明廷华认为,“一是与评奖中某些西方科学家可能存在对中国内地科研实力的低估和偏见有关。二是与国内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有关。在相当长时期内,有人认为,诺贝尔奖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奖金是资产阶级物质刺激办科学的手段,以致对诺贝尔奖长期持拒绝的态度。而且有关部门和单位不热心促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