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本质要求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极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极为深刻的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好发扬好伟大抗战精神,必须深刻理解丰富内涵,领悟精髓要义,把握着力重点。
聚焦爱国主义这个核心之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抗战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中,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展现了高度的民族认同、强烈的国家责任、坚定的复兴信念,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正是有了这种爱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成为响彻华夏大地的最强音,“一寸山河一寸血”成为抗战到底的坚决行动,“四万万人齐蹈厉”成为共抵外侮的生动写照。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最本质最内核的部分,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定精忠报国的价值追求。
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传承弘扬的核心,就能更好地引导全国人民强化“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高尚情怀,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树立心系祖国命运、矢志保家卫国的坚定志向,把爱国主义的种子埋在心灵深处,最大限度地集聚强国强军的正能量。
扭住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这个根本所在。伟大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革命理想和价值追求。我们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正确引领者和模范实践者,始终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指引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党倡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广泛力量;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为抗战军民提供有力的战略指导;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形成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纲领,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历史经过沉淀后看得更加清晰,我们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民族复兴的主心骨,跟着党走就有胜利的希望、光明的前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承弘扬的根本,引导全国人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认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制度优越性,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抵制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政治观点,不断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增进对党中央、习主席的忠诚信赖。
突出民族凝聚力生命力这个精神纽带。抗日战争既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在民族存亡续绝的危难关头,中华儿女“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靠的就是众志成城的团结意识;在敌我国力军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抱着必死决心殊死搏斗,靠的就是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在敌人军事绞杀、政治拉拢、经济封锁面前,抗战军民不畏艰险、愈挫愈奋,靠的就是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实践证明,抗日战争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丰富升华,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最大限度激发民族凝聚力生命力,汇聚万众一心克敌制胜的磅礴力量。做到这一点,就能把握传承弘扬的关键,更好地引导全国人民强化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系牢精神纽带、巩固民族团结、激发创造活力,切实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
彰显革命英雄主义这个鲜明标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人民英雄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巍峨的精神丰碑,传承着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魂魄。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残杀戮,英勇的中华儿女“人人抱必死之心”“争着死,抢着死”,多少英雄沥血敌阵、碎首沙场,毁家纾难、以身殉国,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高扬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传承中华民族英雄血脉。唯有如此,方能进一步凸显传承弘扬的特质,引导全国人民深刻感悟推进事业发展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的时代呼唤,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鲜明导向,筑牢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高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