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影响有限
而在外界看来,中国应对TPP的挑战或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加入TPP,其二则是另起炉灶
外界分析认为,虽然TPP达成基本协议,但不会立即对全球或区域贸易格局产生效应。
一方面,这一协议还需交由参加国立法机关进行审议。由于TPP协定将触动各参加国的产业利益,因此在这一环节,TPP基本协议将面临复杂的程序博弈。
达成协定只是TPP批准落实整个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接下来谈判官员将继续展开技术性工作以敲定完整的协定文本内容,然后递交各国领导人正式签署,再送到各国立法机构批准,最后才会付诸实施,整个过程可能会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
要让各自国会通过TPP协定,TPP成员国面临苦战:加拿大本月举行大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支持率一路下滑;越南领导人明年换届;美国明年总统大选,此前支持TPP谈判的一些共和党人不满现在结果,认为美国为达成协定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美国贸易专家估计,美国国会对TPP协定的审议投票时间最早也要等到明年2月份,正值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提名程序的党内预选拉开帷幕,因此国会审议TPP将不可避免受到美国大选选情的影响。
另一方面,即使各国立法机构通过该法案,协议达成也不等于立马零关税。零关税是目标,过程却是曲折的。虽然这次达成协议的细节没有太多公布,但是美国透露,将在25年内取消对进口日本汽车征收的2.5%的关税。从这一方面看来,TPP协定国实施全面零关税仍需较长时间。
而从贸易总量来说,中国无法被排除在新秩序之外。TPP协定体系内部12个国家互相的贸易总额不超过3.5万亿美元,而2013年全球的贸易总额是36.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TPP协定体系内的贸易额还不到全世界贸易总额的10%。
而中国在2013年的进出口贸易总共是4.16万亿美元,占到世界11%,超过TPP体系内成员互相的贸易总额。
对于TPP协定国中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中国都是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对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中国是他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对美国、加拿大是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于正在考虑加入TPP的韩国,中国也是第一大贸易伙伴。
按照TPP协定,1.8万种商品关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如果协定条款全部实现,TPP对中国有多大影响?2013年发表的《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一文曾对此做过测算。
该文分析指出,在目前的12个协议国的情况下,TPP协定对美国出口可以提振0.37%,但对中国则是负面的0.14%影响——负面影响的确存在,但有限。
10月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虎城表示:“对于TPP的影响,中方将根据有关方面正式公布的协定案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中方认为,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的。”高虎城表示。
而在外界看来,中国应对TPP的挑战或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加入TPP,其二则是另起炉灶。
那么中国会否考虑加入TPP?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肖明智联合撰文指出,如果中国不加入“大TPP”,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
这里提到的“大TPP”指的是未来谈判国增加至16个的TPP协定,包括中国、韩国、泰国、印尼等潜在参与国。
尽管目前表面上,中国并非TPP成员,但“TPP提供的新规则,中国不是没有接入的可能。”袁堂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国可以利用跟成员国的单边、多边合作,接入TPP框架。例如,中国可以利用澳大利亚,与其形成紧密的连接,让中国的资本、货物、服务等,通过澳大利亚流入TPP框架。”
袁堂军表示,TPP协定将刺激中国的国内改革、国际谈判,这是TPP给中国带来的正面效应。
以开放倒逼改革,这是新一届政府的持续性思路。“资本账户开放、服务贸易、国企改革,这是中国离TPP标准最远的,TPP将加速中国对这些领域的改革。”袁堂军说。
除了加速国内改革,中国还将加速对外合作,其中,“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举措。
目前,中国已与包括东盟、智利、瑞士、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还在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中日韩自贸区、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等谈判,逐步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RCEP谈判包括TPP的7个成员。7个成员既是TPP成员,又与中国有单边或多边协议,这将为中国接入TPP提供机遇。早在2008年已经单独跟新西兰、新加坡、秘鲁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今年跟澳大利亚以及韩国也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到接近97%的商品零关税。
“TPP的高层次标准其实给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谈判,提供了蓝本,其实双边、多边都会朝TPP标准靠近。”袁堂军说,将来各国的合作可能都会朝TPP的方向迈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