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思维引领中国经济砥砺前行

以科学思维引领中国经济砥砺前行

——“十二五”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十二五”,五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小片段,却注定会被历史深刻铭记。

这是一抹绚丽的亮色,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中,中国经济砥砺前行;这是一场渗透着智慧和勇气的探路,顶层设计与基础布局相融合,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触及中国社会庞大的肌体;这是一次满载希冀的出发,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我们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迈出关键一步。

当中国人均GDP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化率增至54.77%,当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在广袤大地飞速延伸,当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各领域改革多点推进、全面开花……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中国速度,更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十二五”·新生活新变化》栏目,与您一同回眸,盘点收获,展望未来。

五年,弹指一挥,却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3828万套保障房拔地而起,10.8万公里高速公路、1.8万公里高速铁路驰骋中国大地,54.77%的城镇化率更折射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五年,白驹过隙,却足以涵养一个国家的精神——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中国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务实笃行,收获信心。

担当的勇气:创造崭新奇迹

【数据】“十二五”前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0%,GDP总量增长到63万亿元。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中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危机后,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德国年均增长分别只有1.1%、0.1%、0.7%,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也分别只有3.6%、3.0%、1.3%、6.9%。

今年上半年中国依然保持7%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量增”只是其一,“质优”更为关键。五年前,“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首篇,而五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在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孜孜以求的调结构、转方式正在主动破题——

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多依靠服务业。2008—2014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从13.1万亿元提高到30.7万亿元,扩大了2.3倍,在规模上实现倍增。从增速看,21世纪前1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徘徊在40%左右;2013年这一比重增加到了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长8.3%,占GDP比重上升到52.5%。从区域结构看,一批新的增长极、增长带逐步形成。“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从蓝图变为现实。在世界经济低迷的今天,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1至8月,外商投资增长了9.2%,其中服务业的外来投资增幅高达20.1%。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成绩得来实属不易。“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以敢于担当的勇气破解改革与发展难题,中国经济正在创造崭新奇迹。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