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锐气:释放制度红利
【数据】“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后,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改革之广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截至目前,国家已取消和下放586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提前完成取消和下放1/3以上审批事项的预定目标。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投融资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中央层面核准项目累计减少了76%。
一方面,从更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体现了改革的锐气。两年多来,中央层面取消、停征、减免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新的中央定价目录中,定价项目将减少到20项。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类条目由79条减少到38条。随着简政放权的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双创”政策落地,市场活力大大激发——调查显示,有68.78%的大学生表示对网络创业充满向往。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企业继续保持每天1.1万户。
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自贸区的扩围升级到“一带一路”战略稳步实施——改革,正以破竹之势纵深推进。行政、财税、金融、价格、投资、国企、科技、开放、城乡、民生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多点开花,汇聚合力。
这是一场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的全景式改革,更是一场体现了高超智慧和艺术的改革实践。
城乡养老金并轨、公务员工资改革、基础设施提速,每一项都少不了增加财政投入;而改革税收制度、告别土地财政,又难免减少财政收入——“一增一减”怎么平衡?宏观调控要稳增长,但不断袭来的污染又提醒我们,放慢脚步才能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如何协调……既要谋子,又要谋势,这都需要以辩证思维破解“两难”问题。改革的辩证法体现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放权不是不管,而是既管理又服务;改革的辩证法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划分上,重新分配财税“蛋糕”,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更加匹配;改革的辩证法体现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从央企高管薪酬改革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体现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贡献大小的差别。
“改革创造了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也将创造带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红利。”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春丽说。
民本的底气:共享发展成果
【数据】“十二五”期间,国家财力稳步提升——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03740亿元,2012年达117210亿元,2013年达129143亿元,2014年增至140350亿元。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今年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仅增长4.5%,增速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同比增幅却在两位数以上。教育支出增长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9.2%;粮食产量今年有望实现“12连增”。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虽然财政增收乏力,但民生投入却显著增长。住房保障投入加快落实。2011年到2014年已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230万套,截至今年8月底,2015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598万套,超额实现“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的目标任务,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绽放笑颜。
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新增就业却不降反增。2011年至2014年,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19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4500万人的目标,城乡就业人员增加到7.7亿人。社保扩面提标加速,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建设持续完善,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1年上调,近8000万退休人员直接受益。
从评判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看:201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9,连续六年下降。从收入指标看,2014年中国人均GDP达到7589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快于GDP增速。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五年快于城镇居民,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
公平,体现于制度,也体现于机会。截至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多万个孩子,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报销比例继续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继续扩大。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31个省份开展大病保险,医疗公平正在稳步推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执政者对民生的深厚体察无疑是最重要的底气和信心之源。凝聚民心民力,以科学思维引领改革创新,必将引领中国经济迈入又一个崭新境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