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站在新起点上

中英关系站在新起点上

应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9~23日赴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访英国,意义非凡。中方、英方均对此次访问做了大量准备,凸显此次访问的重要性。

中英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中国农历春节贺辞中首提“2015中英合作黄金年”后,中英两国领导人逐渐对这一说法形成共识,并在多个场合提及。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英之后,中英高层互动不断。2015年年初,威廉王子访华,并为中英文化交流年揭幕。五月,卡梅伦连任后即与李克强通电话,表明继续深化中英关系的态度。随后两位中央政治局委员相继访问英国。八月、九月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和财政大臣奥斯本相继访华。而金秋十月习近平主席的访英之旅,是十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英,将成为中英关系发展新的里程碑。

近年来,中英在经贸、金融等领域一系列的合作,成果突出。贸易领域,中国已成为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英国则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货物贸易额在2015年上半年达到367.4亿美元。投资领域,双向投资进一步发展,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在英国的投资存量达400多亿美元。金融领域,自2011年伦敦启动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以来,短短几年,中英金融合作成果斐然。英国在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发售人民币国债等多个领域屡创先河。

英国对与中国合作秉持积极开放姿态。2013年卡梅伦访华时表示英国将做中国在西方世界最有力的支持者,将推动中国与欧盟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今年三月,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宣布申请加入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表示,英国支持人民币最终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九月访华时,奥斯本还表示要深化与中国的金融合作,并提出要对伦敦上海股市通进行可行性研究。

打造中英合作“黄金时代”

中英关系2013年开始转圜后,英国政府一直以较大决心推动中英关系向前发展。卡梅伦“英国愿做中国在西方最有力支持者”的表态实际上体现了英国对中英关系重要性的重新认识。这种认识与英国国内发展需要和国际战略都不无关系。

欧债危机以来,英国经济从2009年、2010年的低谷中走出,迈入复苏的道路。但这一复苏仍不够强劲。英国经济南北失衡、过度依赖服务业、传统工业基础受削弱等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增长和就业的压力并未减小,主导国内政治讨论的议题多与居民生活水准有关。在这一形势下卡梅伦将恢复英国繁荣视为最大目标。卡梅伦认为,经济增长和繁荣是应对包括国内问题甚至国际问题的答案。

与此同时,近几年英国外交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核心是外交为商业利益服务。方向上调整以欧盟和跨大西洋关系为主要支撑的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特别面对新兴国家寻求积极的、均衡的外交关系。

主要表现为,一是调整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在多重动力的作用下,本届保守党政府有志于调整对欧关系,修正欧洲一体化的维度。在姿态和实质上,英国对欧洲事务的关注都有所减小,客观上使英国更关注欧洲外的国家和地区。

二是在跨大西洋关系上对美国灵活追随。在涉及到商业利益且不妨碍整个西方战略团结的问题上,英国特别强调灵活和务实。这点在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的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是积极向亚洲新兴国家转向。近年来,英国加大了在亚洲的外交活动力度,增加了在亚洲的外交资源部署。除了积极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关系,密切与日本的合作之外,也寻求同海湾国家增强纽带。卡梅伦连任后,率领豪华的商务代表团访问东南亚,也成为首位访问越南的英国首相。

中国无疑是英国最重视的伙伴。无论是基础设施升级还是地区平衡发展,无论是保持伦敦金融城地位还是塑造全球事务议程,英国都需要稳固、友好的中英关系。卡梅伦内阁的多数人都对与中国合作持积极态度,视中国为可帮助英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伙伴。

以本届政府力推的“北方经济增长区”计划为例,作为本届政府拼政绩的大工程,“北方经济增长区”旨在重新振兴英格兰北部城市群的经济互联互通以及地区协同发展,反映了英国政府权力下放、经济再平衡的整体思路。但如此庞大的项目需要繁重的吸引投资任务,而中国是主要的对象。这一点奥斯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演讲说得毫无隐晦:“我们需要中国发动我们的经济”。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英关系进一步发展迎来机遇,中英合作进入“黄金时代”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