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三严三实” 做党性坚强文化领导干部

力行“三严三实” 做党性坚强文化领导干部

“三严三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确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是互为关联的整体。“严”抓住了做人从政的根本,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实”体现的是工作作风,折射的是人的品质与德性。党员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标准,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严实结合、融为一体,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同样,从文化部来说,要干好文化部的事,办好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关键在于文化领域的各级党组织,在于文化领域的广大党员干部。文化工作者就是搞精神建设,就是提供精神产品和精神力量。要提供精神力量,首先自己的精神要有力量。鲁迅曾经讲过,文化是干什么的,他就归结成两个字,叫做“立人”。“立人”立什么,“立人”之本就是“立心”。我们的文化工作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这就是我们文化工作的职责。我们讲“三严三实”实质上是提高我们文化工作的精神能力,只有弘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造就一支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过硬的文化骨干力量,才能办好文化事业,才能推动文化健康发展。

深刻把握“三严三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严”和“实”从思想认识上说,是一种态度,一种意志,更是一种责任;从实践上讲,是一种标准,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行动。我们要很好地理解“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从政治上讲,要抓住“一个首要,一个核心,一个关键”。“一个首要”就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要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个核心”就是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个关键”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严以修身。中国最讲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条就是修身。有人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就是修身的重要性。要想安人安百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先把自己修养好,做好修身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讲,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里的核心一个是党性,一个是道德。党性是什么,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这是共产党员的根本。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说到底就是党性问题,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讲道德,就是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严以用权。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区别,就在一个“权”字上。权力是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滥用权力,就会丧失人心,葬送自己。所以说,作为领导干部如何看待权力、如何用好权力,是对我们最经常的最现实的考验。毛泽东同志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习近平总书记讲,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个笼子要扎紧扎实,不能“牛栏关猫”。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要恪守权力边界,要自觉给权力套上枷锁,拒绝特权主义,不搞权力寻租,要确保手中的权力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

严以律己。孔子说,“己正才能正人”,“政者,正也”。所以,我们要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要求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讲,严以律己,就是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就是要守住道德底线,不碰法律红线。要管住小节,因为小节关乎大节,一次守不住,次次都让步。就是说当领导干部,百分之九十九的谨慎都不行,必须百分之百,有一次不谨慎,一失足成千古恨。注意小节要做好“四个面对”:面对金钱,一定要谨记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不起贪恋之心,不取不义之财;面对美色,一定要洁身自好、严守操行,不能道德沦丧、自甘堕落;面对亲情,一定要吃透“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法,不能因循私情而违背原则;面对朋友,一定要把握分寸、谨慎交往,不能因私谊而废公事,因感情而弃公道丢党性。

谋事要实。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习近平总书记讲,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把党的事业扛在肩上,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坚持用群众的观点对待事业、看待政绩,一切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而干。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信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