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贤良:导向一致 形新神定 (3)

任贤良:导向一致 形新神定 (3)

——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统筹管理的思考

统筹内容导向管理

当前,媒体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呈现多功能一体化态势。既要鼓励传统媒体积极发展新兴媒体,又要坚持在导向把关、内容管控等方面统一标准。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统一管理,必须按照党管媒体的大原则,新闻导向管理必须经由传统媒体原有平台向新兴媒体平台延伸,扩展和改进原有管理方法,使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虽然形式上差异巨大,但舆论导向这个“神”浑然一体,形成导向一致、形新神定的新局面。

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管理体系。在部分传统媒体发展新兴媒体的过程中,在内容管理和人员管理上使用双重标准,对舆论生态的良性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尽快推动新兴媒体的内部管理规范与传统媒体统一起来。一是将新兴媒体登载内容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新兴媒体运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审核制度、线上线下协调机制及部门联动机制等。新兴媒体要充分借鉴应用传统媒体原有的管理规范,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完善,包括建立新兴媒体认证监管制度、信息发布授权机制、内容审核机制、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线上线下协调机制及部门联动机制等,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同步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统一。二是将新兴媒体从业人员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能力素质要求。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人员应有一致的管理标准和能力素质要求,并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要在进一步提升新兴媒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准入机制,并尽快统一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励评定等方面的标准,既吸引优质人才进入新兴媒体领域,又要统一对新兴媒体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从而确保新兴媒体的良性发展。三是强化新兴媒体从业人员培训上岗制度建设。针对新兴媒体运营市场化、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对新兴媒体新入职员工,要有常态化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起完善的新人培训以及内部“传帮带”的进阶程序,使新兴媒体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落实在工作中。

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依规监管。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统一管理,在党管媒体的总要求下,政府部门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对媒体行为进行约束、调控。一是建立健全新兴媒体准入机制。目前,我国传统媒体准入机制较为严格,对报刊电视出版等实行许可制度,但新兴媒体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给内容监管带来难题。新兴媒体管理同样要建立准入机制,媒体机构及个人在新兴媒体开设账号、新闻客户端等,应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备,取得许可证后才能进入新兴媒体传播新闻信息。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的公众账号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为进一步规范新兴媒体舆论场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加强新兴媒体内容发布管理。参照对传统媒体新闻信息内容的管理规定,规范新兴媒体内容发布,将新兴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纳入常规的新闻管理,明确可发布及转载范围,并切实按照政府管理部门确定的网络媒体编发稿件范围实施内容管理。建立新兴媒体发布敏感新闻及重大选题报备制度等。三是健全新兴媒体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对经常故意违反新闻道德和宣传纪律,违规编发不良、有害信息内容,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外,要列入行业禁入黑名单。

实行行业自律与个人自律相结合,强化媒体标准。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统一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着力强化行业自律的监督和指导作用,积极推动媒体从业人员及自媒体人员以媒体运营标准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与个人自律。要加强新兴媒体行业自律,推动各级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新兴媒体行业自律公约,进一步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高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新闻伦理,提升新闻素养。要加强对新兴媒体、自媒体发布内容的新闻评议制度建设,探索制定新兴媒体、自媒体内容发布规范,开展日常评议活动,对发布违背社会公德、造成不良舆论影响的内容积极评议、声讨,对有关人员施加道义压力,以督促其改进发布行为、促进健康发展。要倡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加强个人自律,形成内在约束。

(作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