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理论与批评?(2)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理论与批评?(2)

理论的“缺失”

如果说作家与文学生活的脱轨是导致文学作品肤浅化的病因,那么,“泛他者化”理论依附中与文学作品的断裂则是造成当下文艺理论杂合性缺失的病症所在。

众所周知,自80年代西方文论大量涌入起,中国文论便在“苏联模式”的挣脱下因与传统、西方、当代话语的重构而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然而,西方文论的大量涌入也造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诸多弊端。从90年代初期“失语症”讨论到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直至当下“强制阐释论”讨论,在“反思西方”与“本土重建”的不断反思中,文艺理论学科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露出地表。现在看来,最根本的问题有三:

一是理论的“泛文化化”。忽视文学文本、脱离文学作品,将文学理论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中讨论理论,试图在跨学科理论话语的理论建构中建设文艺理论,最终导致“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以及“文学理论——文学作品”间的关系断裂。

二是理论的“泛他者化”。忽视本土文化与学理经验,盲目引进与照搬西方理论话语,并在削足适履与盲目依附中“强制阐释”本土文学经验,最终因文化学理根基的不同丧失了理论话语言说的有效性,导致文学理论的杂合性缺失。

三是理论的“反理论倾向”。一味追逐理论的“泛文化化”与“泛他者化”却恰恰忽视学科“基础性理论”的根基性建设,进而在盲目求“新”求“变”中反而走向“反理论”的一面,导致文学理论发展方向的迷失。

正是以上三种倾向,造成了当下文学理论的合法性危机。诚然,“纯理论”的理论建设不可或缺。然而,我们不提倡在一味的“文化转向”“哲学转向”“政治转向”等“——后”理论视域的“泛他者化”依附中将文学理论置于“他者”的被动操控中。

立足本土、以我为主,进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异质文论间的互涵互补、互动对话,这种文学“本土性”与“主体性”在场的言说立场与价值诉求是不容动摇的,也应该成为当下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出发点。此外,理论需要捕捉前沿、追逐热点,但相较于各种域外理论新潮,“基础性理论”问题实则更为重要,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其自身知识就难以在学科脉络上求得突破与进展。

据此,在“——后”理论不断转向的“泛文化”语境中,文艺理论应该在“去他者化”中确立主体性文化立场,破除脱离文学作品与本土文学经验的“他者性”理论依附,加强对“基础性理论”的重视。只有回归文学作品与本土文学经验,才能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对话中真正实现文学理论的跨学科交流,并在学科原点问题的辨析廓清中有效推进文艺理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