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央行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解读央行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原题: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历史性一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4日起降息降准,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自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其实,同时宣布的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是中国金融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新的重大进展,更是值得关注。   

历经近20年努力,存贷款利率管制终于基本放开

“大家更多关注‘双降’,实际上改革内容更值得关注。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经过近20年历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说。

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从1996年开始一直以渐进的方式推进。从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开始,一步步由易到难向前推进,2013年实现了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在这次改革前,央行仅对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内(含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准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距离放开利率管制只有一步之遥。而这次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意味着存贷款利率管制终于基本放开。

李波分析,在这次改革前,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贷款利率已经100%市场化,存款利率也90%实现了市场化。选择这个时机推出改革,条件已经具备,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也比较能够适应市场化的利率环境。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利率下行周期,推动这项改革是比较好的时机,配合降息可以对冲利率市场化初期可能出现的利率上行。所以此次抓住机会,迈出了“关键一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