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访美、访英之旅,各路媒体或关注领导们眼花缭乱的礼遇,或关注双边经贸关系和人文交流,甚至关注各种擦边的八卦消息。外交事件常常有,关键是看待国际关系的立场与态度。时代已经改变,如果再用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去看待国际风云态势,会不会过于任性?让“学习笔记”小组为您呈上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思考。

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将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公平正义,推进共同繁荣。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三个理由——   

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平等相待,都应该互尊互鉴、相互学习,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仍很严峻。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详细]    

学习笔记批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正式提出,并在此次访美和访英过程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上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国的发展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实现。地球尚且成为一个村落,开放则是必然的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在深刻把握世界发展态势的前提下,呼吁各国互相扶助的美好祈愿。   

二、新型大国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外交提出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访美过程中明确表态,要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这种不冲突、不对抗,在交往中相互尊重,努力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内涵逐渐延伸至与各个国家的交往中。  

此次访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的是美国国内对华政策风向的改变的复杂环境,这也意味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到了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访美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密切的高层及各级别交往,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建设性管控分歧,使中美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具体成果。  

但新型大国关系并非为中美关系量身定做,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堪称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英国是西方大国里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以率先加入亚投行、携手中国推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为起点,以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访英所开启的中英第二个十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为标志,英国再次成为西方大国里真正承认、包容中国崛起的国家。   

学习笔记批注: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看,二战和冷战时期的形成的大国特别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猜疑、对抗和冲突的关系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实需要。要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去共促东西方文明对话,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才能推动国家关系和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入发展,才真正符合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