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中高速增长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2)

保持中高速增长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2)

中国具有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力潜力

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从外部看,西方发达经济体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是重要原因。2008年以来世界三大经济增长引擎美国、欧洲和日本熄火,受其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拖累,经济增速一直处于低位。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西方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效果不明显,再工业化措施也没有产生预期效果,尽管美国与几个亚太国家搞了个TPP,但是能否真正拉动世界经济也很不确定,西方发达经济体再度走上繁荣是比较困难的。在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国内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首先空气质量差、水土资源污染、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已经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加强污染治理,化解过剩产能,势必要关停并转一部分企业,这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经济增速。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营销方式落后,商业模式陈旧,也使一部分企业陷入困难境地,制约了经济增速的提高。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十三五期间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理由是:其一,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增长动力。工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将大大提高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形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大大提高区域集聚度、产业聚集度,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推动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消费需求,使中国经济获得新的持续发展动力;其二,中国广袤的国土有待深度治理,其中包括江河湖泊的污染治理、土壤质量改进和生态恢复、森林和草原的养护和开发以及沙漠化治理等,这些都蕴含着巨大商机,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其三,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防震等级低下的危房、旧房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等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亮点,构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四,大中小城市地下排水、输电、送气等管网设施改造和完善已成当务之急,并构成增长动力;其五,中国人口众多,随着收入的增加,对卫生、教育、保健、体育、养老、旅游等的要求会越来越大,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力,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其六、计算机产品和制造程序的改善创新优势显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占居世界领先地位,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水平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它们构成了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无限潜力和动力;其七,高铁技术、核电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庞大的装备制造业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继续加强这些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