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勇锋:文化强国的两个标志:杰出人才和优秀作品(7)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

摘要:世界风云变幻,百年兴衰多弄人。屈辱一去不返,东方巨龙搏九天。经济科技飞跃,华夏文明闪光芒。文艺座谈深刻,大大提升民族魂。文化强国建设,唯有人民导向。

三、当今文艺团体的发展方向与措施

我们刚才说艺术的核心是作品,没有作品支持,没有人才支持无法建成文化强国。我个人认为建设文化强国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有一批不朽的能够传世的作品;再一个要有大家巨匠,而且还要有很多杰出人才,光靠几个巨匠也不行,我们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构成了艺术繁荣的根基。当然,还有其他标准,比如企业,包括一些文艺创作的事业单位,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我们还要走出去,要靠作品,没有作品怎么走出去?我们现在之所以走出去比较困难,就是缺乏能够跟世界对话的作品和人才。我们有很多作品,我们也有不少人才,但都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现在市场很繁荣,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十年前看一场戏看一场电影很难,现在看一场戏看一场电影很方便,特别是互联网发展了以后。但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搞艺术创作,出更好的成果,出更好的人才。

我今天重点说说对艺术院团文艺创作的一些思考。首先,艺术院团文艺创作要为了人民,要从人民出发,以人民为中心,要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必须要按照中国文化来创作,同时吸收西方的文化。另一方面,如何保证院团的改革发展能够继续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我觉得,院团面对着两个市场,这个提法别人也有提过的,这是我一直支持的一个观点。按照经济学的观点,艺术院团主要面对的是消费市场,这是我们面对的主要市场。另外公共产品或者公益性比较强的产品,它还面对另外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把它简称为政府市场,但是对政府市场一般不怎么提,我们一般只提说政府怎么支持我们。院团在改革的过程中,按照过去院团的生产机制,它的管理体制就是一条线下来,是个计划性、指令性的体制。改革以后变成了两层管理了,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个自主权主要表现为院团要面向消费市场,去主动地创作新节目,去改革完善院团的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的消费形式的变化和观众偏好的变化。原来是政府给你钱,现在你要在市场上挣钱了。本身文艺院团这种机构有它的特点,就是它的成本不断在增加,而它的收益不足以抵消成本增长这一块。那怎么办呢?我们先看看西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西方院团演出的资金来源靠三块:第一是市场。市场演出有一部分,当然各类艺术形式不一样,有的占比重大一点,有的比重占40%、50%,甚至有的占了60%。第二是政府,政府资助。因为院团难以养活自己,投入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而收入不足以抵消,政府就有资助。政府资助采取的方式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政府定额资助。第二种,政府采购。政府有一些指令性的计划。第三是社会、民间资助。这一块我们国家现在也有了,但是可能差就差在这一块上,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一块数量比较小,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健康的机制。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