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助推“双中高” (3)

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助推“双中高” (3)

破障 全面深化改革将提速

如何才能把这种增长潜力释放出来?回顾分析改革开放后3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高坚认为还是需要制度改革。他表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在制度层面一步一步推动着市场化革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结构性、周期性和外生性因素三重作用下,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持续处在筑底过程中。但我们切不可由此丧失对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信心。通过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转型和创新,未来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资本积累到全要素生产率的成功转换,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开启“新常态式”的发展周期。其中,市场化改革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则提醒说,“十二五”时期中国潜在增长率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10%左右降到7.6%,明年开始进入“十三五”时期,假如改革效应没有释放出来,增长率可能只有6.2%。究其原因,一是城镇化本身速度将会减慢,二是城镇化与经济互为因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将导致城镇化速度减慢,构成中国经济新的挑战。

据徐绍史解读,创新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五个新的发展理念之首。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概有三方面工作,首先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个改革是体制机制改革,要把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统清除掉,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个改革是深化政府自身的改革,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改革最核心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点评建议稿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