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国际危机,普京“有一套”

化解国际危机,普京“有一套”

普京善于应对国际危机,以战略安全为首要考量,快速决策,果断行动,谋取最大利益。无论是2008年“迫使格鲁吉亚接受和平”,还是2014年“收回克里米亚”,抑或是今年9月底开始的叙利亚空袭,普京的国际危机解决之道,屡试不爽。

【策略一】以本国安全和经济利益为首要考量

这是普京外交三原则的第一条。其余两条——外交可预测性和国际法至上,服从第一条。

2008年,俄军攻势凌厉,直逼第比利斯。格鲁吉亚被迫“接受和平”,失去五分之一领土。俄罗斯获得缓冲带,制止了北约东扩,改善了南方战略态势。

俄罗斯通过“克里米亚回归”,兵不血刃地拿下黑海出海口,支持东乌克兰民兵,惩罚了一心“脱俄入欧”的基辅,维持了乌克兰战略平衡,获得了与北约的缓冲区,巩固了西南方战略地位。

叙利亚行动,普京从美国手中夺过战略主动权,成立了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四国“情报共享中心”,既为本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阿萨德助拳,证明莫斯科是靠得住的伙伴,又恢复了中东力量平衡,加强了本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策略二】维护合法政权,占据道德制高点

出兵格鲁吉亚,普京强调的是自卫,因为格鲁吉亚军队袭击了在南奥塞梯的俄罗斯公民和在阿布哈兹的俄罗斯维和军人。

介入乌克兰事态,普京高举维护亚努科维奇合法政权的旗帜。

叙利亚空袭行动,既维护合法政权,又支持反恐大业,让美国对俄罗斯的批评少了理直气壮,多了无可奈何。

普京的逻辑无懈可击——大马士革政府是叙利亚合法政权,政府军是打击恐怖主义的唯一合法武装。这么一来,美国推翻阿萨德政权的计划破产了,美国训练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大批加入“伊斯兰国”,让奥巴马丢尽脸面。

【策略三】快刀斩乱麻,决策快,行动快,收尾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教训很多。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犹豫不决,不去抓捕沙皇,最后惨遭镇压,5人绞死,116人判处苦役或流放。1991年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起保卫社会主义的“8·19”行动,不去占领“白宫”,控制叶利钦,最后束手待毙。

普京凡采取行动,必定选准目标,痛下狠手。

2008年俄格战争,俄罗斯国防部长立即建议反击,梅普组合火速决定出兵,随后补办议会批准手续,军队行动仅五天,达到目的后迅速回撤。

2014年冬奥会还没有结束,普京就和总统顾问格拉济耶夫等人在索契密商行动方案,议会授权动用武力,普京增派军人赴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俄罗斯隆重接纳……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为了以最快速度向叙利亚调派50余架飞机和直升机,俄罗斯事先同伊朗、伊拉克和希腊达成默契,不惜耗费巨资密集出动载重150吨的战略运输机,派本国工兵抢修跑道和指挥塔,部署歼击和强击航空兵团、摩托化步兵、海军陆战队,数千兵力在十天内悉数部署到位。9月30日,西方未及摸透俄罗斯动机,俄军在叙利亚的反恐袭击即已开始。一个月来,俄军机频频起飞,成效显著。叙利亚国防部副部长说,从行动效果看,俄罗斯空袭数天胜过国际联军忙乎一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