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在历史上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精神财富的积极创造者。尽管在剥削阶级统治下,劳动人民往往被剥夺了创造和享用文艺的可能,但民间创作的人民文艺仍然历代不绝。各国的文学艺术史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固然是人民的创造,各民族的史诗、民间故事,像希腊和印度的史诗,像我国的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也都是民间的创作,并在长期流传中得到不断加工和优化。
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理所当然要成为创造和享用文艺的主体。总书记强调,第一,人民需要文艺。第二,文艺需要人民。第三,文艺要热爱人民。他对文艺为什么要为人民和文艺怎样才能真正为人民,做了深刻的阐明,从而发展了列宁和毛泽东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坚持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就是要文艺工作者心中时刻有人民,要重视人民的审美需求,要了解和表现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业绩和他们的心声与愿望,要鼓舞人民为历史进步去做不懈的努力。文艺的题材自然是广泛多样的。但不论写什么题材,都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愿望,以及人民的健康的审美理想与追求。而不应该相反。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家所不应忘却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