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发展为了共享 共享促进发展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就“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此中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也是更好改进人民生活,提升内需经济动力和调动广大人民发展积极性,以更好推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让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经历了包括改革开放在内的一系列发展环节和发展探索。在此发展探索过程中,虽然遭遇了左一步、右一步、深一脚、浅一脚的风雨和坎坷,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宗旨没有变,最终还是走出了极贫极弱,度过了发展的一道道难关,特别是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把我们的国家带向了新的辉煌,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谋取中国发展的执政过程,也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的奋斗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不仅把中国共产党锤炼得更加成熟,更加伟大,而且使全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但是,面对全面小康的使命,我们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要看到发展的不平衡性给我们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挑战。我们早期的“吃大锅饭”式的发展、平均主义发展,不利于竞争和提高效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少数人和少数地区先富起来,促进了竞争,增强了效率,加速了发展,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大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如果不注意把握这个“度”,就会走向反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而达尔曾指出,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本紧缺的发展初期,进行不均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到了一定时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需要在政府干预下进行均衡发展,否则社会就会走向两极分化,抑制和阻碍经济发展。
我们的国家经过66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大发展,我们的经济总量由已经达到56万亿元,国家实力空前增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重大改善,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引出了两极分化的挑战。我国在经济总量同美国还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而亿万富翁数量,已经远超过美国。社科院蓝皮书曾指出:中国20%富人年收入43797.5元,20%穷人年收入1587元,相差27倍。2009年财政部调查,10%富人占城市居民财产45%,而10%城市贫民仅占城市财产1.4%,相差32倍,这个数字远超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收入差距。再加上地区发展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而至我国还有2亿人的收入水准仍停留在世界银行确定的1.25美元/人、日,以下的贫困线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