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立足实地

乡村振兴要立足实地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主要抓手,对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实地,走出一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要“下地头”,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乡村在华夏大地上散落棋布,自然条件、人文历史、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天差地别,再好的政策也难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有通过认真、细致、充分的调查,才能持续高效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事求是,科学决策,落实落地。必须在规划调研阶段多下功夫,摸准吃透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从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路线图,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要“接地气”,因地制宜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法。有了充分的调查研究,详尽的振兴规划,只是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步,关键是如何落实。有一些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必须正视学习:特色小镇一度遍地开花,但是很多小镇却迅速凋谢,花开无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接地气,机械照搬者有之,落实走样者有之,根本在于落实过程中缺乏纠偏机制,对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不断优化、纠偏。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避免走板脱靶。

乡村振兴要“惜地力”,防止刮风搞运动是乡村振兴的作风要求。乡村振兴是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非一朝一夕之功,定要尽力而为,但需量力而行,注重质量、从容建设,切忌刮风搞运动。乡村“地力”是有限的,不可竭泽而渔。其一要立足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发展产业,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搞活经济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创造产业收益,实现持续发展,指标项目、面子工程是没有收益的,是无法持续的,是有碍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其二是要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农民生活条件好了,钱包鼓了,热情也就上来了,这是发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盘活人力资源的基本要求和先决条件,切忌虚耗民力,脱离群众,导致乡村振兴变成无本之木。(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0822/1177003.shtml

作者单位:陕西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